井口预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59011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3 18:0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井口预埋结构,包括地面,所述地面上凹陷有预埋槽,所述预埋槽内设置有加固层,所述加固层内设置有加固槽,其特征是:所述加固槽内设置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地管,所述地管上设置有相互连通的井室,所述井室上连接有井筒,所述井筒背向井室的一端设置有井座,所述井座上端与地面相齐平,所述井座内固定有井盖,所述井筒与井室连接处突出有缓冲部,所述加固槽内设置有连接井筒的缓冲件。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井筒和与井座两者之间有偏移量,使得部分能够由缓冲件和回填物质所分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管道预埋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井口预埋结构


技术介绍

1、窨井基础是由砖块和混凝土制作成的圆锥形基础,由铸铁窨井盖、铸铁窨井盖座叠加而成,在我们的城市道路建设和城市道路规划工作中,窨井通常连接地下水管并与之连通而完成水利工程的连通,但由于一些城市道路改道或某些制约因素的存在导致窨井口处于道路上不合适的位置,以及新的城市道路因为受以前管路影响不得不将管路的窨井口开在道路的车行位置,使得窨井口通常会有车辆行驶,而车辆的行驶会使得窨井受力,使窨井与地下管路之间的连接管不停地受到力,长此以往会使窨井于地下管路之间出现断裂,而维修费时费力且需要将进行深度挖掘,浪费大量时间且还影响城市水利系统,因此需要啊一种能够分散压力的道路窨井口预埋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对路面车辆经过时的力进行缓冲分摊受力;且能够有效防止坠井的井口预埋结构。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井口预埋结构,包括地面,所述地面上凹陷有预埋槽,所述预埋槽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井口预埋结构,包括地面(1),所述地面(1)上凹陷有预埋槽(12),所述预埋槽(12)内设置有加固层(13),所述加固层(13)内设置有加固槽(14),其特征是:所述加固槽(14)内设置底板(2),所述底板(2)上设置有地管(21),所述地管(21)上设置有相互连通的井室(22),所述井室(22)上连接有井筒(23),所述井筒(23)背向井室(22)的一端设置有井座(24),所述井座(24)上端与地面(1)相齐平,所述井座(24)内固定有井盖(25),所述井筒(23)与井室(22)连接处突出有缓冲部(26),所述加固槽(14)内设置有连接井筒(23)的缓冲件(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口预埋结构,包括地面(1),所述地面(1)上凹陷有预埋槽(12),所述预埋槽(12)内设置有加固层(13),所述加固层(13)内设置有加固槽(14),其特征是:所述加固槽(14)内设置底板(2),所述底板(2)上设置有地管(21),所述地管(21)上设置有相互连通的井室(22),所述井室(22)上连接有井筒(23),所述井筒(23)背向井室(22)的一端设置有井座(24),所述井座(24)上端与地面(1)相齐平,所述井座(24)内固定有井盖(25),所述井筒(23)与井室(22)连接处突出有缓冲部(26),所述加固槽(14)内设置有连接井筒(23)的缓冲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口预埋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缓冲件(3)包括第一缓冲杆(31)和缓冲块(32),所述第一缓冲杆(31)上设置有连接缓冲部(26)的连接部,所述缓冲块(32)固定于加固层(13),所述第一缓冲杆(31)内滑移有连接缓冲块(32)的第二缓冲杆(36),所述第一缓冲杆(31)内设置有第一弹簧(33),所述第一弹簧(33)套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孟生陈豪陈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晟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