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肢体训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肢体辅助机构。
技术介绍
1、外骨骼机器人是基于人体工程学理论设计的,从仿效人体骨骼的特征出发,以实现与人体的协同操作,这些设备的设计旨在提供更好的人机交互,以促进移动、减轻负担和改善生活质量,在医疗领域能够协助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或者行走能力受限的人士;目前针对肢关节的康复训练一般以拉伸或活动度的训练为主,一般以患者主动做出对应动作为主,严重时需他人配合做对应动作,满足康复训练需求,但是以上两种康复训练方式没有统一的训练标准,使得往往会造成训练强度不能与预设强度匹配的情况,延长了康复时间,严重时还会导致次生损害。
2、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一种肢体辅助机构,能够利于辅助肢体康复训练,提升肢体康复训练的有效性,满足康复训练需求,更进一步的将康复时间控制在预设范围内。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肢体辅助机构,能够利于辅助肢体康复训练,提升肢体康复训练的有效性,满足康复训练需求,更进一步的将康复时间控制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肢体辅助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底座和活动杆,所述底座上具有用于安装活动杆的功能腔Ⅰ,所述活动杆可被驱动沿设定方向滑动的在功能腔Ⅰ内设置,所述活动杆具有位于功能腔Ⅰ内的活动杆内连接端和伸出于功能腔Ⅰ的活动杆外连接端,所述活动杆外连接端通过球铰接头与支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肢体辅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固定有端盖,所述端盖上具有用于对活动杆导向的端盖导向孔,所述活动杆内连接端穿设于端盖导向孔被限位在功能腔Ⅰ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肢体辅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的周向外壁向外延伸形成导向座,所述导向座被限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肢体辅助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底座和活动杆,所述底座上具有用于安装活动杆的功能腔ⅰ,所述活动杆可被驱动沿设定方向滑动的在功能腔ⅰ内设置,所述活动杆具有位于功能腔ⅰ内的活动杆内连接端和伸出于功能腔ⅰ的活动杆外连接端,所述活动杆外连接端通过球铰接头与支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肢体辅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固定有端盖,所述端盖上具有用于对活动杆导向的端盖导向孔,所述活动杆内连接端穿设于端盖导向孔被限位在功能腔ⅰ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肢体辅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的周向外壁向外延伸形成导向座,所述导向座被限位于功能腔ⅰ,所述活动杆上设置有复位件ⅱ和复位件ⅲ,所述复位件ⅱ和复位件ⅲ在功能腔ⅰ内被限位,所述复位件ⅱ和复位件ⅲ分别对应设置于导向座运动方向的前侧和后侧,所述复位件ⅱ具有使导向座复位的复位力ⅱ,所述复位件ⅲ具有使导向座复位的复位力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肢体辅助机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庭琼,罗天洪,黄艺,付强,马翔宇,梁爽,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文理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