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工程施工用线缆转运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57601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9 00:40
本技术涉及线缆转运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电力工程施工用线缆转运组件,包括呈倒U型的支撑架,支撑架的后端中部固定安装有推动把手,支撑架内腔顶端设置有可高低调节的调节滑槽,调节滑槽内部对称滑动连接有可左右调节的调节滑块,两个调节滑块底端均设置有呈垂直状态的夹持竖杆,两个夹持竖杆相互靠近的一面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定位圆杆,两个夹持竖杆底端设置有自动支撑机构,自动支撑机构包括与两个夹持竖杆底端对称转动连接的呈L型的支撑爪以及支撑架内腔左右侧壁面顶端与两个支撑爪底端之间固定连接的两个连接绳索。本技术通过设置自动支撑机构,简化了该设备对线缆的搬运操作,提高该设备对线缆的搬运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线缆转运,尤其涉及一种电力工程施工用线缆转运组件


技术介绍

1、经本人检索申请号202221274795.1公开了一种电力工程施工用线缆转运组件,包括安装架,安装架的外部安装有气缸,气缸远离安装架的一端安装有升降板,升降板的外部滑动连接有两个工型板,工型板的外部安装有圆杆,安装架的外部安装有两个运输底座,运输底座的外部设置有万向轮,运输底座的外部设置有滑动轮,运输底座的外部活动设置有活动杆,升降板的外部开设有两个方形槽。

2、该对比文件中的电力工程施工用线缆转运组件在使用过程中,通过使用自动升降机构将线缆升起进行搬运操作,节省工作人员的体力,但是在这样使用的过程中,当通过自动升降机构将线缆升至与支撑板平行时,还需要工作人员手动转动支撑板与线缆底部接触给予支撑,导致该设备对线缆的搬运操作较为繁琐,降低了该设备对线缆的搬运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力工程施工用线缆转运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力工程施工用线缆转运组件。

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工程施工用线缆转运组件,包括呈倒U型的支撑架(1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0)的底端设置有移动机构,移动机构包括与支撑架(10)底端固定连接的呈C型的移动底座(11)以及与移动底座(11)底端转动连接的移动滚轮(12),支撑架(10)的后端中部固定安装有推动把手(13),支撑架(10)内腔顶端设置有可高低调节的调节滑槽(14),调节滑槽(14)内部对称滑动连接有可左右调节的调节滑块(15),两个调节滑块(15)底端均设置有呈垂直状态的夹持竖杆(16),两个夹持竖杆(16)相互靠近的一面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定位圆杆(17),两个夹持竖杆(16)底端设置有自动支撑机构,自动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工程施工用线缆转运组件,包括呈倒u型的支撑架(1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0)的底端设置有移动机构,移动机构包括与支撑架(10)底端固定连接的呈c型的移动底座(11)以及与移动底座(11)底端转动连接的移动滚轮(12),支撑架(10)的后端中部固定安装有推动把手(13),支撑架(10)内腔顶端设置有可高低调节的调节滑槽(14),调节滑槽(14)内部对称滑动连接有可左右调节的调节滑块(15),两个调节滑块(15)底端均设置有呈垂直状态的夹持竖杆(16),两个夹持竖杆(16)相互靠近的一面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定位圆杆(17),两个夹持竖杆(16)底端设置有自动支撑机构,自动支撑机构包括与两个夹持竖杆(16)底端对称转动连接的呈l型的支撑爪(18)以及支撑架(10)内腔左右侧壁面顶端与两个支撑爪(18)底端之间固定连接的两个连接绳索(2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工程施工用线缆转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0)的顶端中部位置安装有呈垂直状态的升降气缸(30),升降气缸(30)底侧的伸缩端与调节滑槽(14)的顶端中部固定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工程施工用线缆转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0)的顶端左右两侧对称贯穿设置有与调节滑槽(14)顶端固定连接的限位滑杆(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工程施工用线缆转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滑槽(14)内腔截面形状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永贾志军张伟川路则康柴春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德昱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