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静电耐油鞋底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573857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9 0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静电耐油鞋底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鞋底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抗静电耐油鞋底材料,按重量份数计,原料组分包括:0.3~0.8份羟基封端的甲基‑3,3,3‑三氟丙基(硅氧烷与聚硅氧烷)、40~46份改性丁腈组合橡胶、10~14份抗静电料、7~10份白炭黑、0.3~0.6份硬脂酸锌、0.6~1.5份聚乙二醇单甲醚‑甲基丙烯酸酯、1~5份耐磨剂、0.3~0.6份二甘醇、2~6份碳酸锌、2~5份促进剂、2~6份助剂、0.015~0.04份引发剂、0.006~0.016份催化剂;所述引发剂采用4,4'‑偶氮双(4‑氰基戊酸);所述催化剂采用4‑二甲氨基吡啶‑对甲苯磺酸;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抗静电耐油鞋底材料的抗静电性、耐油性、力学性能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鞋底材料,具体为一种抗静电耐油鞋底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人们在购买鞋子的时候,不仅考虑鞋子的美观度,还着重考虑鞋子的安全性,而鞋底对鞋子的安全性尤其关键。特别是一些长期在油污环境工作的人们,例如石油工人、厨师、污水处理人员等,常常在残留有许多水油等液体介质中长时间工作,水油等慢慢渗透到鞋底,降低了鞋底的舒适性和各项性能,也减少了鞋底的使用寿命。

2、于是公开号为中国技术专利cn210539196u中公开了一种防滑耐油抗静电鞋底,在鞋底表面设置的有斜凸起和导流槽之间形成空隙,通过使液体状物质导流,达到一定的耐油效果,但若长时间鞋底都浸在油污和潮湿的环境中,油污会慢慢渗透到鞋底里边,且鞋底表面极易长菌发霉,不利于人们的健康,也减少了鞋子的使用寿命,且人体本身因为空气干燥或者衣物材料活动时摩擦容易产生静电,在化工厂等工作环境中安全隐患较大。

3、因此,有必要制备一种抗静电耐油鞋底材料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静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静电耐油鞋底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原料组分包括:0.3~0.8份羟基封端的甲基-3,3,3-三氟丙基(硅氧烷与聚硅氧烷)、40~46份改性丁腈组合橡胶、10~14份抗静电料、7~10份白炭黑、0.3~0.6份硬脂酸锌、0.6~1.5份聚乙二醇单甲醚-甲基丙烯酸酯、1~5份耐磨剂、0.3~0.6份二甘醇、2~6份碳酸锌、2~5份促进剂、2~6份助剂、0.015~0.04份引发剂、0.006~0.016份催化剂;所述引发剂采用4,4'-偶氮双(4-氰基戊酸);所述催化剂采用4-二甲氨基吡啶-对甲苯磺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静电耐油鞋底材料,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静电耐油鞋底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原料组分包括:0.3~0.8份羟基封端的甲基-3,3,3-三氟丙基(硅氧烷与聚硅氧烷)、40~46份改性丁腈组合橡胶、10~14份抗静电料、7~10份白炭黑、0.3~0.6份硬脂酸锌、0.6~1.5份聚乙二醇单甲醚-甲基丙烯酸酯、1~5份耐磨剂、0.3~0.6份二甘醇、2~6份碳酸锌、2~5份促进剂、2~6份助剂、0.015~0.04份引发剂、0.006~0.016份催化剂;所述引发剂采用4,4'-偶氮双(4-氰基戊酸);所述催化剂采用4-二甲氨基吡啶-对甲苯磺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静电耐油鞋底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丁腈组合橡胶是由3-氨基吡咯改性环氧化丁腈组合橡胶得到;所述环氧化丁腈组合橡胶是由丁腈橡胶35l和丁腈橡胶n220按质量比1:1.1~1.3混合后环氧化得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静电耐油鞋底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料是由聚氧乙烯类抗静电剂和高导电炭黑按质量比为1:3~4混合得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静电耐油鞋底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促进剂由2-硫醇基苯并咪唑和n,n-二苯基对苯二胺按质量比1:1.5混合得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静电耐油鞋底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由2,2-二硫代二苯并噻唑、硫化助剂硫磺、一硫化四甲基秋兰姆、二苯胍组成,其中2,2-二硫代二苯并噻唑、硫化助剂硫磺、一硫化四甲基秋兰姆、二苯胍的质量比为1:1.2:1:1.5。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抗静电耐油鞋底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静电耐油鞋底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具体步骤如下:将0.3~0.8质量份羟基封端的甲基-3,3,3-三氟丙基(硅氧烷与聚硅氧烷),0.015~0.04质量份4,4'-偶氮双(4-氰基戊酸)和0.006~0.016质量份催化剂4-二甲氨基吡啶-对甲苯磺酸混合,接着加入羟基封端的甲基-3,3,3-三氟丙基(硅氧烷与聚硅氧烷)质量2.8~3倍的二氯甲烷和羟基封端的甲基-3,3,3-三氟丙基(硅氧烷与聚硅氧烷)质量0.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树和梁云鸿周利郑元康赵雪顶张秀龙于杨华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宜和鞋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