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昆虫性信息素的诱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57113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9 0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昆虫诱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昆虫性信息素的诱捕装置,包括底座,底座顶部固定有支柱,支柱的一侧壁固定有控制器,支柱的另一侧壁固定有诱捕机构,诱捕机构包括诱导组件和捕捉机构,诱导组件固定于横板的外侧壁,横板和支柱的侧壁连接,横板的两端均固定有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底部和捕捉机构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沾粘纸卷套在一侧的转轴上,外端套在另一个转轴上,从而能够定期的启动两个伺服电机实现对沾粘纸卷进行释放以及对使用后的沾粘纸卷的外端进行收卷,从而能够在使用的沾粘纸上粘附较多的昆虫后实现跟换新的沾粘纸卷,而且跟换操作方便快捷,无需工作人员手动跟换,提升了操作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昆虫诱捕,具体为一种基于昆虫性信息素的诱捕装置


技术介绍

1、大棚种植的过程中,在需要打开大棚两端进行通风时,很多有害昆虫会进入大棚内,昆虫会对种植的农作物造成伤害,为了能够减少昆虫对农作物的伤害,工作人员往往会使用诱捕装置进行诱捕昆虫;

2、昆虫性信息素是由昆虫的某一性别的个体分泌于体外,被同种异性个体的感受器所接受,并引起异性个体产生一定的生殖行为反应(如觅偶定向、求偶交配等)的微量化学物质;

3、目前的诱捕装置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为了吸引昆虫会利用含有昆虫性信息素的诱芯进行吸引昆虫,然后利用沾粘纸将吸引的昆虫沾粘实现捕捉,但是实际使用时,在昆虫较多的时间段,沾粘纸往往会出现其表面沾粘较多的昆虫,进而再次捕捉昆虫的效果下降,需要人工跟换沾粘纸,操作麻烦,而且往往存在跟换不及时造成昆虫对农作物造成侵蚀。为此,需要设计新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昆虫性信息素的诱捕装置,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昆虫性信息素的诱捕装置,包括底座(1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顶部固定有支柱(1),所述支柱(1)的一侧壁固定有控制器(12),所述支柱(1)的另一侧壁固定有诱捕机构,所述诱捕机构包括诱导组件和捕捉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昆虫性信息素的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3)包括套管(31),所述套管(31)的顶部和对应的连接板(17)固定连接,所述套管(31)的内腔设置有适配的活动块(32),所述活动块(32)的顶部固定有拉力传感器(34),所述拉力传感器(34)的顶部和套管(31)的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块(32)的底部固定有活动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昆虫性信息素的诱捕装置,包括底座(1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顶部固定有支柱(1),所述支柱(1)的一侧壁固定有控制器(12),所述支柱(1)的另一侧壁固定有诱捕机构,所述诱捕机构包括诱导组件和捕捉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昆虫性信息素的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3)包括套管(31),所述套管(31)的顶部和对应的连接板(17)固定连接,所述套管(31)的内腔设置有适配的活动块(32),所述活动块(32)的顶部固定有拉力传感器(34),所述拉力传感器(34)的顶部和套管(31)的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块(32)的底部固定有活动杆(33),所述活动杆(33)的外端活动贯穿套管(31)且和框体(4)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拉力传感器(34)的信号输出端和控制器(12)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器(12)的信号输出端和伺服电机(41)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昆虫性信息素的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4)包括固定架(45),所述固定架(45)的顶部和活动杆(33)尾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46)的一端和固定架(45)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架(45)的外端可拆卸式连接有侧板(47),所述伺服电机(41)固定于侧板(47)外壁,所述伺服电机(41)的传动轴活动贯穿侧板(47)且固定连接有定位轴(5),所述转轴(46)的端面开设有适配的定位槽,所述定位轴(5)插接于定位槽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国庆陈乐韵郑文山刘本武吴裕订徐新浓林嘉丽
申请(专利权)人:湛江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