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伸缩的桥梁风洞试验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56355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9 0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伸缩的桥梁风洞试验模型,属于结构件的测试领域,其中,可伸缩的桥梁风洞试验模型包括外蒙皮和内部支架,内部支架包括连杆机构和两个支撑件,两支撑件沿左右方向间隔排布,支撑件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且垂直于左右方向,连杆机构设于两支撑件之间,并能驱动任意一个支撑件靠近或远离另一个支撑件,外蒙皮紧贴于支撑件的边角;连杆机构包括驱动杆组和连接杆组,驱动杆组包括能够自定型的平行四边形连杆结构,连接杆组用于将支撑件锁止于驱动杆组。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可伸缩的桥梁风洞试验模型,解决了现有的桥梁模型因测点展向距离有限所导致的风洞试验之前需要准备多种规格的桥梁模型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结构部件的测试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可伸缩的桥梁风洞试验模型


技术介绍

1、由于紊流、攻角及实际风场的三维特性等的影响,自然风沿桥梁轴线方向并不是完全同步的,也即同一时刻沿桥梁轴线方向不同位置处所受到的风荷载并不完全一致,由于展向相关性的研究暂不成熟,以往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空间三维结构局部断面气动力描述等工作上,基本上都是偏于保守地认为涡振响应等沿展向是完全相关的,但实际上大跨度桥梁作为典型的空间线性结构沿跨向是三维问题,其涡激力沿展向并非完全相关。目前的研究,通常是在主梁节段模型上沿展向不同位置设置多圈环向测点,对采集的风压进行数据处理,得到不同展向距离的气动力相关性。固定尺寸的主梁节段模型,测点展向位置无法变动,能组合成的测点展向距离有限,因此现有的桥梁模型在风洞试验过程中需要设置多种不同的尺寸规格,整个模型的准备过程费时费力,亟需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伸缩的桥梁风洞试验模型,以解决现有的桥梁模型因测点展向距离有限所导致的风洞试验之前需要准备多种规格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伸缩的桥梁风洞试验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外蒙皮和用于支撑所述外蒙皮的内部支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伸缩的桥梁风洞试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支架还包括支撑框(23),所述支撑框(23)设于所述支撑件(1)的外周,所述支撑框(23)用于支撑所述外蒙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伸缩的桥梁风洞试验模型,其特征在于,随所述支撑件(1)的移动,所述支撑框(23)的边角部位能靠近或远离所述支撑件(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伸缩的桥梁风洞试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23)包括两个半框(231),两所述半框(231)均为 “U”型且两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伸缩的桥梁风洞试验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外蒙皮和用于支撑所述外蒙皮的内部支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伸缩的桥梁风洞试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支架还包括支撑框(23),所述支撑框(23)设于所述支撑件(1)的外周,所述支撑框(23)用于支撑所述外蒙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伸缩的桥梁风洞试验模型,其特征在于,随所述支撑件(1)的移动,所述支撑框(23)的边角部位能靠近或远离所述支撑件(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伸缩的桥梁风洞试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23)包括两个半框(231),两所述半框(231)均为 “u”型且两所述半框(231)的开口相对布置,所述半框(231)的内侧设有插条(232),所述插条(232)沿上下方向可所锁止的插设于所述支撑件(1),随所述支撑件(1)的移动,两所述半框(231)能沿上下方向相互靠近或远离。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伸缩的桥梁风洞试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缩的风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原刘庆宽孙一飞靖洪淼胡波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铁道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