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竖缝式鱼道转运鱼结构及运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562887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9 0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利水电生态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竖缝式鱼道转运鱼结构及运行方法。该转运鱼结构包括鱼道底板及其两侧的鱼道边墙组成的渠道,在渠道内部设置有多对隔板,相邻两对隔板之间形成鱼道池室,每对隔板上的长隔板、短隔板内侧端相互间隔形成竖缝,在鱼道底板上铺设有多块翻转板;在其中一侧的鱼道边墙内对应于每个长隔板位置处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翻转轴,翻转轴延伸至渠道内部并与所述翻转板的上游侧棱边固定连接;所述长隔板、短隔板固定安装在翻转板的表面靠近翻转轴位置处;在所述翻转板的表面上设置有推板,在翻转板的背面侧固定安装有电缸,电缸上的推杆连接至推板,用于驱动推板远离或者靠近翻转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水电生态保护,尤其涉及一种竖缝式鱼道转运鱼结构及运行方法


技术介绍

1、大江大河上新建的水利水电等拦河闸坝设施,一方面提升了水资源调配、水能开发利用的战略能力,另一方面也对过鱼设施提出更高要求。应用最为广泛的过鱼设施是竖缝式鱼道,即在水槽两个边墙上设置隔板和导板,使两者之间形成竖缝从而将水槽分为一系列的池室。

2、现有技术中,如公开号为cn105908685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双向水流的高消能的双侧竖缝式鱼道,包括鱼道、若干个墩柱和若干个竖缝式隔板,墩柱设置在鱼道的侧壁上方,竖缝式隔板将上、下游的水位差分成若干梯级,相邻竖缝式隔板之间形成池室,竖缝式隔板设置于鱼道横断面中心位置,竖缝式隔板下部固定于鱼道的底板上,所述墩柱与竖缝式隔板形成过鱼竖缝,池室之间通过竖缝进行连接。又如公开号为cn114737537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有利于鳗鲡洄游的多功能生态竖缝式鱼道,包括鱼道进口、鱼道挡墙、鱼道底板、鱼道出口和将鱼道分割成若干个池室单元的竖缝隔板,在竖缝隔板的竖缝处的鱼道底板上设置有竖向的多束毛刷,若干个池室单元中的鱼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竖缝式鱼道转运鱼结构,包括鱼道底板(18)及其两侧的鱼道边墙(1)组成的渠道,在渠道内部设置有多对隔板,相邻两对隔板之间形成鱼道池室,每对隔板上的长隔板(3)、短隔板(4)内侧端相互间隔形成竖缝,其特征在于:在鱼道底板(18)上铺设有多块翻转板(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竖缝式鱼道转运鱼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长隔板(3)的内侧端铰接有L型挑脚(5);在长隔板(3)与L型挑脚(5)之间设置有驱动机构,用于驱动L型挑脚(5)绕着铰接点旋转,且L型挑脚(5)旋转后其端部可搭接在所述短隔板(4)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竖缝式鱼道转运鱼结构,其特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竖缝式鱼道转运鱼结构,包括鱼道底板(18)及其两侧的鱼道边墙(1)组成的渠道,在渠道内部设置有多对隔板,相邻两对隔板之间形成鱼道池室,每对隔板上的长隔板(3)、短隔板(4)内侧端相互间隔形成竖缝,其特征在于:在鱼道底板(18)上铺设有多块翻转板(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竖缝式鱼道转运鱼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长隔板(3)的内侧端铰接有l型挑脚(5);在长隔板(3)与l型挑脚(5)之间设置有驱动机构,用于驱动l型挑脚(5)绕着铰接点旋转,且l型挑脚(5)旋转后其端部可搭接在所述短隔板(4)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竖缝式鱼道转运鱼结构,其特征在于:l型挑脚(5)上设置有导流斜面(5a),当l型挑脚(5)未进行旋转时,导流斜面(5a)与所述短隔板(4)所在的鱼道边墙(1)的内部形成的夹角α为锐角,且该夹角的开口方向朝着上游方向。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竖缝式鱼道转运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缸(6)和连杆(9);第一电缸(6)通过电缸支架(7)安装在长隔板(3)的上游侧表面上,第一电缸(6)上具备第一推杆(8);连杆(9)的一端与第一推杆(8)的端部铰接,连杆(9)的另一端与l型挑脚(5)铰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竖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家飞夏豪刘彦赵再兴王猛金志军王永猛陈凡李艳伟秦鑫吴亚杰周云高朝兵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