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斜嵌岩灌注桩式高桩承台基础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56180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9 0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斜嵌岩灌注桩式高桩承台基础,包括承台,所述承台中心区域为过渡段塔筒,所述承台底部设有阵列式斜桩系统,所述承台与阵列式斜桩系统连接面设有用于嵌岩施工平台支撑结构的预制封底。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方法具有排岩屑能力强,不易堵塞,设备磨损小,钻头寿命长,钻进效率高,成孔质量好,在松散地层中施工不易发生孔壁坍塌事故以及保留预制封底作为承台的一部分,既方便了施工平台的搭建,增加了施工平台的稳定性,又降低了施工成本等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承台基础施工,具体为一种斜嵌岩灌注桩式高桩承台基础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高桩承台基础的结构型式在国内近海、潮间带及潮下带海上风电项目中大量运用,由于海底地质多变,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钢管桩需要嵌入中分化岩层中才能满足承载,此时需要进行嵌岩钻孔施工,现有施工方法中多采用围堰施工或者采用水下爆破的方式,对海底岩层扰动大,环境破坏严重且施工成本高,高桩承台基础均为斜桩基础,嵌岩施工对钻机设备、施工平台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常规施工平台常规钻机存在钻进角度固定、难以调整钻孔角度等多种问题,导致施工速度慢,故障率高,施工成本增加。

2、因此,现亟需一种斜嵌岩灌注桩式高桩承台基础及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斜嵌岩灌注桩式高桩承台基础及施工方法,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斜嵌岩灌注桩式高桩承台基础,包括承台,所述承台中心区域为过渡段塔筒,所述承台底部设有阵列式斜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斜嵌岩灌注桩式高桩承台基础,包括承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台(1)中心区域设为过渡段塔筒(2),所述承台(1)底部设有阵列式斜桩系统(3),所述承台(1)与阵列式斜桩系统(3)连接面设有用于嵌岩施工平台支撑结构的预制封底(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嵌岩灌注桩式高桩承台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式斜桩系统(3)由六根斜桩(3.1)组成,所述斜桩(3.1)与承台(1)底部的连接端布置在同一圆周上,所述多根斜桩(3.1)沿圆周均匀等距布置,所述斜桩(3.1)斜度为6: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斜嵌岩灌注桩式高桩承台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斜嵌岩灌注桩式高桩承台基础,包括承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台(1)中心区域设为过渡段塔筒(2),所述承台(1)底部设有阵列式斜桩系统(3),所述承台(1)与阵列式斜桩系统(3)连接面设有用于嵌岩施工平台支撑结构的预制封底(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嵌岩灌注桩式高桩承台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式斜桩系统(3)由六根斜桩(3.1)组成,所述斜桩(3.1)与承台(1)底部的连接端布置在同一圆周上,所述多根斜桩(3.1)沿圆周均匀等距布置,所述斜桩(3.1)斜度为6: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斜嵌岩灌注桩式高桩承台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桩(3.1)主要分为嵌岩桩(3.1.1)和钢管桩(3.1.2),所述嵌岩桩(3.1.1)嵌入基岩之中,所述钢管桩(3.1.2)底端与嵌岩桩(3.1.1)顶端相连,所述钢管桩(3.1.2)底端嵌入基岩之中,所述钢管桩(3.1.2)另一端与承台(1)底部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嵌岩灌注桩式高桩承台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段塔筒(2)直径为斜桩(3.1)直径的三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嵌岩灌注桩式高桩承台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封底(4)为厚800mm混凝土结构,所述预制封底(4)中埋设有过渡段塔筒(2)底部连接的预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凡倪常健刘俊峰许新鑫滕华灯庄清寒向君黄绍幸陈益钦王泰谢同章嘉伟肖瑶瑶余洪晨杨斌殷闯
申请(专利权)人:三峡新能源阳江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