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隐含量测信息的事件驱动鲁棒状态估计器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55700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9 0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隐含量测信息的事件驱动鲁棒状态估计器设计方法,用于辅助进行数据通信,方法包括:获取待测的控制系统的系统方程,定义控制系统的事件触发机制,并定义逻辑变量表示事件触发机制的触发情况;将H<subgt;∞</subgt;滤波值引入系统方程,得到估计误差系统,用于计算受影响系统的状态;将估计误差系统的影响视为随机不确定性,并利用估计误差系统隐含的量测信息,构造出一个不确定系统,将系统方程的状态估计问题转化为不确定系统的H<subgt;∞</subgt;滤波问题;根据事件触发机制,构建基于事件驱动的估计器,在保证估计性能前提下最小化通信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在通信受限场景下保障网络化控制系统控制性能以及提升网络资源利用率,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网络化控制系统状态估计领域,尤其是涉及基于隐含量测信息的事件驱动鲁棒状态估计器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1、相较于传统数据周期性传输策略,事件驱动机制是一种非均匀传输机制,即只有在所设定的触发器被触发的情况下信息才得以传输,可有效减少通信次数,降低网络诱导现象(丢包、时延等)的发生。在网络资源受限的情况下,基于事件驱动的状态估计器设计应运而生,其中利用事件触发机制隐含信息的相关设计在提升估计质量和降低通信上效果显著。然而,该隐含信息极易破坏状态条件密度函数的高斯性,给估计器引入非线性,使估计器设计面临巨大挑战。为了突破上述难题,现有技术主要分为下述两类:

2、第一类是高斯近似方法:该类方法假设事件触发机制影响下的状态条件分布仍(近似)服从高斯分布。基于此手段设计的估计器具备类似卡尔曼滤波的线性递归形式,且其稳定性可借助代数黎卡提方程或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进行分析。

3、第二类是非近似类方法:该类方法通常将基于事件驱动的状态估计问题转化为其他框架下的各类问题,例如优化问题等,以规避事件触发机制引入的非线性非高斯问题,实现避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隐含量测信息的事件驱动鲁棒状态估计器设计方法,用于辅助进行数据通信,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隐含量测信息的事件驱动鲁棒状态估计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揭示事件触发机制对估计误差的影响,建立估计器与控制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将受事件触发机制影响的估计器转化为受影响系统的估计器,得到所述不确定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隐含量测信息的事件驱动鲁棒状态估计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估计误差系统隐含的量测信息为从事件触发条件构成的集合中随机选取一个元素作为量测值,且对随机性不做任何假设。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隐含量测信息的事件驱动鲁棒状态估计器设计方法,用于辅助进行数据通信,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隐含量测信息的事件驱动鲁棒状态估计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揭示事件触发机制对估计误差的影响,建立估计器与控制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将受事件触发机制影响的估计器转化为受影响系统的估计器,得到所述不确定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隐含量测信息的事件驱动鲁棒状态估计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估计误差系统隐含的量测信息为从事件触发条件构成的集合中随机选取一个元素作为量测值,且对随机性不做任何假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隐含量测信息的事件驱动鲁棒状态估计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的系统方程的表达式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隐含量测信息的事件驱动鲁棒状态估计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估计误差系统的表达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俨杨晨刘成菊陈启军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