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表微地形连续变化的高精度测量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55687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9 0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微地形测量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地表微地形连续变化的高精度测量方法。首先自制四周粘贴有标靶的矩形框架,将框架左下角视为坐标原点,依次获得各标靶坐标;在待测区域依据矩形框架的尺寸,将4根固定桩插入地下,将框架放置于固定桩上,用水平仪调平框架;用智能手机从前往后垂直于框架拍摄照片,相邻两张照片重叠度需大于70%;将拍摄照片及标靶坐标导入到图像处理软件中,设置标靶、对齐照片、生成点云,然后生成DEM;拍摄照片后,移去矩形框架,保持固定桩于地下,根据试验目的,于不同时间节点重复上述操作。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地表微地形连续变化的高精度测量方法,既适用于地表裸露条件,也可通过调整矩形框架尺寸测量高杆植被及林下微地形,通过软件建模可获取待测区域高精度点云模型及DEM,从而监测待测区域地表微地形的连续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地形测量,尤其涉及一种地表微地形连续变化的高精度测量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地表微地形指地表上微小尺度的地形特征,包括小范围内的微小起伏、凹凸、坑洼等地形形态。这些微地形特征通常在大尺度地形特征的基础上展现出细微的变化,对地表水文、生态、土壤等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根据测量方法的不同,地表微地形测量可分为接触式及非接触式两类。其中非接触式测量以近景摄影测量技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为主,该类方法主要是通过光学测距、摄影成像等原理来获取被测目标的表面形态。虽然非接触式测量技术精度和效率较高,但往往造价昂贵,在野外条件下不易携带且地表有植被覆盖时难以适用。接触式测量,尤其是针板法因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在野外应用较多,但每次测量时测针不可避免的破坏接触面,导致测量误差较高,且费时费力。

2、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

3、目前非接触式测量在野外条件下不易携带且地表有植被覆盖时难以适用;传统针板测量技术会破坏接触面,导致测量误差较高,结果可信度低且费时费力;因此,现有方法难以应用到野外条件下地表微地形变化的连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表微地形连续变化的高精度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表微地形连续变化的高精度测量方法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表微地形连续变化的高精度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矩形框架材质不限,可为木质、铁质、铝合金质等;矩形框架尺寸应根据野外条件及试验需要合理选择,如测量高杆植被或林下地表微地形时,可根据植被间距确定矩形框架尺寸,但要保证拍摄照片宽度大于矩形框架宽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表微地形连续变化的高精度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标靶以十字形、直角形为宜,颜色应显著不同于框架颜色;相邻标靶距离根据矩形框架尺寸及拍摄照片而定,保持每张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表微地形连续变化的高精度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表微地形连续变化的高精度测量方法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表微地形连续变化的高精度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矩形框架材质不限,可为木质、铁质、铝合金质等;矩形框架尺寸应根据野外条件及试验需要合理选择,如测量高杆植被或林下地表微地形时,可根据植被间距确定矩形框架尺寸,但要保证拍摄照片宽度大于矩形框架宽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表微地形连续变化的高精度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标靶以十字形、直角形为宜,颜色应显著不同于框架颜色;相邻标靶距离根据矩形框架尺寸及拍摄照片而定,保持每张照片至少包含2个标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表微地形连续变化的高精度测量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刚刘亚周宗将孙波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