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发酵的原位一体化电极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55682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9 0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辅助发酵的原位一体化电极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原位一体化电极包括电极1,电极2,固定器和限位器;所述电极1的上端为长条形,下端为中空圆柱体形;所述上端贯穿固定器,连接外部电源;所述下端的底部封闭并开有圆形小孔;所述电极1的外侧削切,削切的截面为长方形;所述电极2为圆柱体形,一端从下至上依次贯穿限位器和固定器,连接外部电源,另一端位于电极1下端的中空圆柱体内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使用原位一体化电极进行电场辅助发酵,可调节微生物发酵过程中胞内NADH或NAD<supgt;+</supgt;水平,操作简单,无需改变发酵环境,即可有效改善胞内NADH或NAD<supgt;+</supgt;水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发酵,尤其涉及一种辅助发酵的原位一体化电极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微生物在胞内进行氧化或还原反应合成产物时,经常需要nadh或nad+的参与,但nadh或nad+水平低是限制微生物生产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改造氧化或还原途径,设计新的氧化还原平衡代谢网络是增加微生物胞内的nadh水平是可行的方法之一。如zheng等利用基因组重排技术增加actinobacillus succiniogenes胞内nadh通量,将丁二酸产量提高了73%[j ind microbiol biotechnol 2013,40(8):831-840.];zhou等发现在谷氨酸棒杆菌中表达大肠杆菌中膜结合吡啶核苷酸转氢酶(pntab)基因可以明显增加胞内的nadh通量与丁二酸产量[biotech prog 2015,31(1):12-19.]。ma等在大肠杆菌中过表达磷酸核糖转移酶基因和来自乳酸菌的丙酮酸羧化酶基因,将nad(h)含量比出发菌提高了9.8倍,丁二酸产率达到了1.6mol/mol葡萄糖[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 20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辅助发酵的原位一体化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原位一体化电极包括电极1(1),电极2(2),固定器(3)和限位器(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一体化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1(1)外侧削切的截面长度为200~240mm,宽度为8~10mm;长条形上端的长度为200~240mm,宽度为8~1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一体化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2(2)的高度为300~340mm,截面直径为2.5~3.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一体化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1(1)和电极2(2)的材质为316不锈钢或金属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助发酵的原位一体化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原位一体化电极包括电极1(1),电极2(2),固定器(3)和限位器(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一体化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1(1)外侧削切的截面长度为200~240mm,宽度为8~10mm;长条形上端的长度为200~240mm,宽度为8~1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一体化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2(2)的高度为300~340mm,截面直径为2.5~3.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一体化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1(1)和电极2(2)的材质为316不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可可钟辉雄林日茂黎安琪江梦缘张美婷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