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春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Sn-CoSe2纳米立方体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导电材料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255656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9 0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Sn‑CoSe<subgt;2</subgt;纳米立方体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导电材料及其应用,属于电池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Sn‑CoSe<subgt;2</subgt;纳米立方体颗粒,包括Sn掺杂的CoSe<subgt;2</subgt;晶体,所述Sn掺杂的CoSe<subgt;2</subgt;晶体内包括Sn‑Se键。通过锡的掺杂,由于锡离子和钴离子半径不同,使CoSe<subgt;2</subgt;晶体的晶格内产生缺陷,调节电子结构,改善电子传输,提高了电导率,并使得钠离子嵌入和脱出过程更容易进行,进而提高了二硒化钴的循环稳定性;纳米立方体颗粒材料的表面结合能增加,这利于钠离子的嵌入和脱出的反应进行、钠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迁移,使电极持续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电池充放电性能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sn-cose2纳米立方体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导电材料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钠离子电池(sibs)作为新兴储能材料,被认为是锂离子电池(sibs)的潜在替代品,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应用。然而,钠离子电池(sibs)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钠离子较大的离子半径,阻碍钠离子的扩散,引起电化学循环过程中电极的体积变化大,进而使得电极材料的结构发生破坏和崩塌、氧化还原动力学缓慢、在电化学过程中循环稳定性差、可逆性较低,对钠离子电池(sibs)的实际应用构成阻碍,因此钠离子电池(sibs)电极材料的选择需要构建更稳定的离子通道的结构以供钠离子的扩散传输。具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的金属硒化物被认为是钠离子电池(sibs)负极的合适候选材料,其中,二硒化钴因具有较好的电化学反应活性和高的理论容量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二硒化钴的电化学转化反应通常伴随着巨大的体积变化、连续的固态电解质界面(sei)的形成以及电极结构的分解,阻碍了钠化/脱钠过程中的电化学反应动力学,导致其循环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Sn-CoSe2纳米立方体颗粒,其特征在于,包括Sn掺杂的CoSe2晶体,所述Sn掺杂的CoSe2晶体内包括Sn-Se键。

2.权利要求1所述Sn-CoSe2纳米立方体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溶性锡盐中的锡离子与可溶性钴盐中的钴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5~1.5: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时的原料还包括络合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络合剂包括柠檬酸、柠檬酸三钠和柠檬酸铵中的一种或多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sn-cose2纳米立方体颗粒,其特征在于,包括sn掺杂的cose2晶体,所述sn掺杂的cose2晶体内包括sn-se键。

2.权利要求1所述sn-cose2纳米立方体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溶性锡盐中的锡离子与可溶性钴盐中的钴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5~1.5: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时的原料还包括络合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络合剂包括柠檬酸、柠檬酸三钠和柠檬酸铵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淑杰高玥王博豪郭海光胡小颖乔靓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