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携式电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55511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携式电脑包含一本体及一电池模块。本体具有一电池容置部与至少一第一凸部。电池模块具有一电池单元及一壳体,壳体罩覆电池单元。壳体具有一第二凸部,电池单元容置于电池容置部,第二凸部与第一凸部形成一本体支撑部,且第二凸部的外缘对准第一凸部的外缘于壳体与本体的交界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电脑,特别是關於一種可携式电脑
技术介绍
随着消费者对各种可携式电脑外观的要求提高,业者也在可携式电脑的外观上不 断地改善,以求剌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如图1所示,其为一种已知可携式电脑1的示意图。可携式电脑1包含一本体11、 一电池12及一盖体13。电池12容置于本体11的电池容置部111内,并利用盖体13覆盖 保护。另外,本体11上还具有多个缓冲部112,用以增加可携式电脑1置放时的避震力,并 可吸附撞击力,且可具有防滑作用。 而当使用者欲取出可携式电脑1的电池12时,必须先按压盖体13的卡合部131, 以使盖体13与本体11分离。接着,再将电池12由电池容置部111内取出。 然而,由于本体11的缓冲部112与盖体13的卡合部131分别设置于不同的位置, 如此也使得可携式电脑1的本体11的外观,因过多的元件而显得凌乱。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提升视觉美感,且能使电池模块更易于拆卸的可携 式电脑,以改善现有技术的缺失。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特色,可携式电脑包含一本体及一电池模块。本体具有一电池容 置部与至少一第一凸部。电池模块具有一电池单元及一壳体,壳体罩覆电池单元。壳体具 有一第二凸部,电池单元容置于电池容置部,第二凸部与第一凸部形成一本体支撑部,且第 二凸部的外缘对准第一凸部的外缘于壳体与本体的交界处。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本体具有一第一固定结构,壳体还具有一第二固定结构, 两者彼此对应配合。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本体具有一第一导引结构,壳体具有一第二导引结构,两 者彼此对应配合。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二凸部为一推压部,利用推抵推压部可使电池模块与 本体分离。 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可携式电脑的电池模块具有一 电池单元及一壳体,而壳体具有一第二凸部。由此,第二凸部除可增加可携式电脑放置时的避震力及防滑力,并可吸附撞 击力外,电池模块更可利用第二凸部与本体分离,或者利用第二凸部可使壳体相对于本体 运动,以使电池单元与本体分离。因此,第二凸部除具有缓冲防滑功能外,更可用以使电池 单元与本体分离。利用将不同功能的元件整合,可使可携式电脑的本体的外观更为简洁美观。且利用那个第二凸部更可增加推压壳体的阻力,以使电池模块更易于拆卸。 关于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与精神可以利用以下的专利技术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解。附图说明 图1是已知可携式电脑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可携式电脑的示意图; 图3A及图3B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可携式电脑的电池模块与本体连接与分离方 式示意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可携式电脑的示意图;以及 图5A至图5C为沿图4中B-B直线可携式电脑的电池模块的壳体相对于本体的运 动方式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如图2及图3A所示,其中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可携式电脑2的示意图,图 3A为可携式电脑2沿图2中A-A直线的剖面示意图。其中,可携式电脑2例如但不限于手 持式电脑、超级移动电脑(Ultra-Mobile PC,UMPC)、笔记本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DA)等各 类型可携式电脑。可携式电脑2包含一本体3及一电池模块4。 本体3包含有主机单元U1及显示单元U2,两者彼此连接。另外,本体3具有一电 池容置部31与至少一第一凸部32。于本实施例中,以二第一凸部32为例作说明,然其非限 制性。其中,第一凸部32例如可包含缓冲材料。 电池模块4具有一电池单元41及一壳体42,壳体42罩覆电池单元41。壳体42并 具有一第二凸部421,第二凸部421例如可包含缓冲材料,并设置于壳体42的一外表面S, 而电池单元41容置于电池容置部31使第二凸部421与第一凸部32形成一本体支撑部B, 且第二凸部421的外缘对准第一凸部32的外缘于壳体42与本体3的交界处。其中,第二 凸部421例如可为一推压部,利用推抵推压部可使电池模块4与本体3分离。其中,于本实 施例中,电池单元41与壳体42连接,然其非限制性。另外,分离电池模块4与本体3可利 用各种分离机制达成。于本实施例中,以滑动结构为例作说明,然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 另外,于本实施例中,本体3具有一第一固定结构33,壳体42更具有一第二固定结 构422,第一固定结构33与第二固定结构422彼此对应配合。其中,第一固定结构33及第 二固定结构422例如为凸块及凹槽、卡勾及卡槽、卡勾及卡勾、或楔形块及楔形块所组成的 组合其中之一。于此,以第一固定结构33及第二固定结构422为卡勾及卡槽的组合为例作 说明,然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 因此,如图3A所示,利用施加外力Fl于第二凸部421,可使壳体42沿方向XI移 动,以使本体3的第一固定结构33与壳体42的第二固定结构422分离,并进而使电池单元 41自本体3的电池容置部31分离。由此,即可将电池模块4与本体3分离。 接着,如图3B所示,以说明电池模块4与本体3的连接方式。当欲将电池模块4 与本体3连接时,则可施加外力F2于第二凸部421,可使壳体42沿方向X2移动,以使第一 固定结构33与第二固定结构422产生连接固定,进而使电池单元41连接于本体3的电池 容置部31。由此,即可使电池模块4与本体3连接。 综上所述,第二凸部421除可增加可携式电脑2放置时的避震力及防滑力,并可吸附撞击力外,电池模块4更可利用第二凸部421使电池单元41与本体3连接或分离。由此,第二凸部421除具有缓冲防滑功能外,更可用以使电池单元41与本体3分离。因此,利用将不同功能的元件整合,可使可携式电脑2的本体3的外观更为简洁美观。且利用第二凸部421更可增加施力者与第二凸部421的摩擦力,以使电池模块4更易于拆卸。 需注意者,壳体42与本体3的连接固定方式非以本实施例为限,依不同的要求可有不同的设计方式,端以能利用第二凸部421使电池单元41与本体3连接或分离为优先考虑。 第二实施例 如图4及图5A所示,其中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可携式电脑5的示意图,图 5A为沿图4中B-B直线可携式电脑5的壳体72盖合时的剖面示意图。需注意者,于图5A 中,为能清楚说明,省略本体6的其它结构,仅表示本体6与电池模块7连接部分。 可携式电脑5包含本体6及电池模块7。本体6包含有主机单元Ul及显示单元 U2,两者彼此连接。另外,本体6具有电池容置部61与第一凸部62。其中,第一凸部62例 如可包含缓冲材料。 电池模块7具有电池单元71及壳体72,壳体72罩覆电池单元71,并与本体6的 主机单元U1连接并具有第二凸部721。第二凸部721例如可包含缓冲材料,并设置于壳体 72的外表面S,而电池单元71容置于电池容置部61使第二凸部721与第一凸部62形成本 体支撑部B,且第二凸部721的外缘对准第一凸部62的外缘于壳体72与本体6的交界处。 其中,第二凸部721例如可为一推压部,利用推抵推压部可使壳体72相对于与本体6运动, 而运动可利用转动结构、滑动结构、齿轮传动结构、皮带传动结构、按压结构而达成。于本实 施例中,以转动结构为例作说明,然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 另外,于本实施例中,本体6具有一第一导引结构63及一限位结构64,壳体72更 具有一第二导引结构722,第一导引结构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携式电脑,其特征是,包含:本体,具有电池容置部与一第一凸部;以及电池模块,具有电池单元及壳体,上述壳体罩覆上述电池单元,上述壳体具有第二凸部,上述电池单元容置于上述电池容置部,上述第二凸部与上述第一凸部形成本体支撑部,且上述第二凸部的外缘对准上述第一凸部的外缘于上述壳体与上述本体的交界处。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可携式电脑,其特征是,包含本体,具有电池容置部与一第一凸部;以及电池模块,具有电池单元及壳体,上述壳体罩覆上述电池单元,上述壳体具有第二凸部,上述电池单元容置于上述电池容置部,上述第二凸部与上述第一凸部形成本体支撑部,且上述第二凸部的外缘对准上述第一凸部的外缘于上述壳体与上述本体的交界处。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脑,其特征是,上述电池单元与上述壳体连接。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脑,其特征是,上述本体具有第一固定结构,上述壳体还具有第二固定结构,两者彼此对应配合。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携式电脑,其特征是,上述第一固定结构及上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衍良游清皓施孟萱简玮君侯建旭马丁贝尔林佳蓉林其蓁李佳颖黄泳杰
申请(专利权)人: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