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线夹自动下料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553668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9 00:26
本申请涉及模具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配电线夹自动下料成型装置,其包括下模结构,所述下模结构上设置有上模结构,所述上模结构和下模结构之间沿料带送料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冲孔工位、第二冲孔工位、起伏成形工位、第一翻边工位、第二翻边工位、第一弯折工位、第二弯折工位、定型工位和卸料工位,本申请具有提升生产效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模具的,尤其是涉及一种配电线夹自动下料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1、配电线夹是一种用于固定和连接电线的夹具,是电气系统中常用的零件之一。

2、如图1所示,相关技术中一种配电线夹,包括本体400,本体400上设置有两个弧形凸条401、两个弯折部402和两个翻边部403。两个弧形凸条401相互对称。两个翻边402相互对称,两个弧形凸条401位于两个翻边402之间。两个翻边402相互对称,两个翻边402位于两个弧形凸条401之间。本体400上还设置有凸起404。

3、现有配电线夹采用多套模具分开加工,中间过程需要人工多次进行区放工件的动作,导致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配电线夹生产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配电线夹自动下料成型装置。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配电线夹自动下料成型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为了改善配电线夹生产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配电线夹自动下料成型装置。

4、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配电线夹自动下料成型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电线夹自动下料成型装置,包括下模结构(200),所述下模结构(200)上设置有上模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结构(100)和下模结构(200)之间沿料带(500)送料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冲孔工位(300)、第二冲孔工位(310)、起伏成形工位(320)、第一翻边工位(330)、第二翻边工位(340)、第一弯折工位(350)、第二弯折工位(360)、定型工位(370)和卸料工位(3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线夹自动下料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伏成形工位(320)包括设置于上模结构(100)上的起伏成形冲头(321)以及设置于下模结构(2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线夹自动下料成型装置,包括下模结构(200),所述下模结构(200)上设置有上模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结构(100)和下模结构(200)之间沿料带(500)送料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冲孔工位(300)、第二冲孔工位(310)、起伏成形工位(320)、第一翻边工位(330)、第二翻边工位(340)、第一弯折工位(350)、第二弯折工位(360)、定型工位(370)和卸料工位(3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线夹自动下料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伏成形工位(320)包括设置于上模结构(100)上的起伏成形冲头(321)以及设置于下模结构(200)上的起伏成形底座(3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线夹自动下料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边工位(330)包括设置于上模结构(100)上的第一翻边冲头(331)以及设置于下模结构(200)上的第一翻边底座(33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线夹自动下料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弯折工位(360)包括设置于上模结构(100)上的第一弯折冲头(351)以及设置于下模结构(200)上的第二弯折底座(362),所述第二弯折底座(362)上设置有凸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红丽王玲锋解彪陈伟卫黄仁安祁凯灵胡昌发
申请(专利权)人:红光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