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摩擦磨损测试领域,具体为一种摩擦磨损试验机用梯形槽式摩擦杆。
技术介绍
1、早期的球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用摩擦杆,其一般采用圆柱形碳钢棒加工而成,容易引起摩擦杆在磨损试验机运行过程中自转,使测量数据不稳定。为了提高摩擦杆的稳定性,有的磨损试验机生产厂家在圆柱形摩擦杆中间部位加工一个孔,用短金属棒一端插在孔中,另一端悬空置于应变杆外保护壳旁,限制摩擦杆自由转动,起到阻止摩擦杆自由转动的效果,但这种效果不太理想,摩擦杆的外观也不是很美观。近年来,分段式摩擦杆应用比较广泛,其一般分为三段,第一段为载荷承载区,多为圆柱形或方形结构,靠螺纹与第二段摩擦杆主干区相连,摩擦杆主干区结构比较复杂,为了保证摩擦杆在磨损试验机运转过程中不自转,通常加工成异形结构,如在圆柱形摩擦杆表面加工出一或两个表面,需配合应变杆上的摩擦杆套管,相应的加工出发杂结构,第三段为滚珠螺杆区,其一般是将圆柱形螺杆内部沿轴线加工一个比滚珠直径略小的细长通孔,然后再加工一个比滚珠直径略大的孔,孔的长度比滚珠螺杆区略短,并加工内螺纹,然后放入滚珠,用加工好的带螺纹的顶针与其配合,带螺纹的顶针与摩擦杆也是螺纹连接,结构非常复杂。
2、因此,研制一种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成本低,且能够有效地防止摩擦杆自转的球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用摩擦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稳定的球盘摩擦磨损试验机用梯形槽式摩擦杆,能够有效地防止摩擦杆自转,具有性能稳定,加工方便,成本低廉等优点,从而解决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摩擦磨损试验机用梯形槽式摩擦杆,包括:摩擦杆本体、梯形摩擦杆连接件和梯形槽紧固件;
3、所述摩擦杆本体分为顶部的载荷承载区,中部的摩擦杆主干区和底部的滚珠螺杆区;
4、所述梯形摩擦杆连接件固定连接在摩擦杆主干区上,所述梯形槽紧固件与梯形摩擦杆连接件滑动连接;所述梯形槽紧固件有着竖直方向上的自由度;
5、所述梯形槽紧固件与摩擦磨损试验机的应变杆端面部分固定连接。
6、进一步的,还包括砝码、滚珠和戴帽螺母;所述砝码作为摩擦杆本体的载荷设置于载荷承载区上;所述戴帽螺母固定在滚珠螺杆区的底部;所述戴帽螺母的顶端开设有圆孔,所述滚珠设置于戴帽螺母内且滚珠在圆孔位置暴露在戴帽螺母之外。
7、进一步的,所述梯形摩擦杆连接件上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梯形摩擦杆连接件通过圆形通孔套装在摩擦杆本体上;所述梯形摩擦杆连接件上沿圆形通孔的径向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孔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
8、进一步的,所述梯形摩擦杆连接件远离摩擦杆本体的一侧设置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梯形凸台;相应的梯形槽紧固件上开设有竖直方向的梯形槽。
9、进一步的,所述梯形槽紧固件上和摩擦磨损试验机的应变杆端面部分上都设置有第二螺纹孔;通过第二螺栓将梯形槽紧固件上和摩擦磨损试验机的应变杆端面部分固定连接在一起。
10、进一步的,所述滚珠螺杆区的底部开设有外螺纹,所述戴帽螺母通过外螺纹与滚珠螺杆区相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梯形摩擦杆连接件上开设有长方体凹槽。
12、有益效果
13、本技术的梯形摩擦杆连接件对梯形槽紧固件起到限位作用,防止梯形摩擦杆连接件与摩擦杆在试验过程中转动;保证摩擦系数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14、本技术具有结构稳定、加工方便、成本低的优点,滚珠螺杆区为了固定滚珠,采用简单机械加工的戴帽螺母与之配合,具有滚珠夹持牢固,结构简单等特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摩擦磨损试验机用梯形槽式摩擦杆,其特征在于,包括:摩擦杆本体、梯形摩擦杆连接件(5)和梯形槽紧固件(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磨损试验机用梯形槽式摩擦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砝码(7)、滚珠(13)和戴帽螺母(12);所述砝码(7)作为摩擦杆本体的载荷设置于载荷承载区(6)上;所述戴帽螺母(12)固定在滚珠螺杆区(1)的底部;所述戴帽螺母(12)的顶端开设有圆孔,所述滚珠(13)设置于戴帽螺母(12)内且滚珠(13)在圆孔位置暴露在戴帽螺母(12)之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磨损试验机用梯形槽式摩擦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摩擦杆连接件(5)上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梯形摩擦杆连接件(5)通过圆形通孔套装在摩擦杆本体上;所述梯形摩擦杆连接件(5)上沿圆形通孔的径向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4);第一螺纹孔(4)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擦磨损试验机用梯形槽式摩擦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摩擦杆连接件(5)远离摩擦杆本体的一侧设置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梯形凸台;相应的梯形槽紧固件(8)上开设有竖直方向的梯形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磨损试验机用梯形槽式摩擦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槽紧固件(8)上和摩擦磨损试验机的应变杆(9)端面部分上都设置有第二螺纹孔(10);通过第二螺栓(11)将梯形槽紧固件(8)上和摩擦磨损试验机的应变杆(9)端面部分固定连接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擦磨损试验机用梯形槽式摩擦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螺杆区(1)的底部开设有外螺纹,所述戴帽螺母(12)通过外螺纹与滚珠螺杆区(1)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磨损试验机用梯形槽式摩擦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摩擦杆连接件(5)上开设有长方体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擦磨损试验机用梯形槽式摩擦杆,其特征在于,包括:摩擦杆本体、梯形摩擦杆连接件(5)和梯形槽紧固件(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磨损试验机用梯形槽式摩擦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砝码(7)、滚珠(13)和戴帽螺母(12);所述砝码(7)作为摩擦杆本体的载荷设置于载荷承载区(6)上;所述戴帽螺母(12)固定在滚珠螺杆区(1)的底部;所述戴帽螺母(12)的顶端开设有圆孔,所述滚珠(13)设置于戴帽螺母(12)内且滚珠(13)在圆孔位置暴露在戴帽螺母(12)之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磨损试验机用梯形槽式摩擦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摩擦杆连接件(5)上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梯形摩擦杆连接件(5)通过圆形通孔套装在摩擦杆本体上;所述梯形摩擦杆连接件(5)上沿圆形通孔的径向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4);第一螺纹孔(4)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长杰,李杰,李明升,王赫男,张晨曦,刘国强,王安国,李子浩,丁明坤,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