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具体涉及一种地下降水施工方法、降水井降水施工结构及封堵施工结构。
技术介绍
1、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地下水系情况复杂多变,对于大型基坑周边井点降水不能完全满足现场降水需求,所以必须选用基坑底降水的方式进行基坑降水,坑下水多为承压水,所以坑底水的泄压排水及封井成为重难点。
2、现有地下工程施工方法是,首先开挖降水井,再在降水井中插入井管,通过井管抽出承压水,再开挖土方,最后再通过混凝土封堵井管。现有的施工方法存在以下不足:1)承压水水压高,地下水位难以下降,易击穿基底土方,容易产生基底管涌现象;2)由于长期降水,井管周边滤料易堵塞,井管内底部易沉积淤泥,易烧坏水泵,影响降水效率;3)若水泵检修,地下承压水易从井管内冒出,影响地下结构内作业安全;4)井管穿过地下结构部位,易产生渗水,影响地下结构的耐久性。
3、并且,面临大量承压水井管需要封堵,由于承压水水头远高于地下结构标高,在水泵停止运行过程中,承压水将从井管内不断冒出,采取常规回填混凝土的措施,浆液难以扩散到位,甚至发生离析,胶凝材料被水冲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降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降水井降水施工步骤和降水井封堵施工步骤,所述降水井降水施工步骤包括如下子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降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管(5)最上方的透水孔(52)与地下结构底板(1)相间隔,所述井管(5)最下方的透水孔(52)与井管(5)的底面相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降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管(5)在地下结构底板(1)以下长度不少于地下结构底板(1)埋入地下的深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降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管(5)于透水孔(52)区域外表面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降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降水井降水施工步骤和降水井封堵施工步骤,所述降水井降水施工步骤包括如下子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降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管(5)最上方的透水孔(52)与地下结构底板(1)相间隔,所述井管(5)最下方的透水孔(52)与井管(5)的底面相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降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管(5)在地下结构底板(1)以下长度不少于地下结构底板(1)埋入地下的深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降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管(5)于透水孔(52)区域外表面设置有滤网(53),所述滤料(6)的厚度不小于井管(5)半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降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积淤深水泵(7)包括电机(71)、转动轴(72)、叶轮(73)、清淤装置(74)和格栅进水口(75),所述转动轴(72)穿设于电机(71)中,所述清淤装置(74)包括主齿轮(741)、副齿轮(742)、转轴(743)、叶片(744)和底座(745),所述转轴(743)旋转设置在底座(745)上,所述电机(71)设于转轴(743)的上方,所述主齿轮(741)和副齿轮(742)相啮合并分别设于转动轴(72)和转轴(743)上,所述叶片(744)设于转轴(743)上,所述叶轮(73)位于电机(71)的上方并与转动轴(72)连接,所述叶轮(73)与水管(76)的下端对接,所述格栅进水口(75)设于叶轮(73)与电机(71)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降水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囊松紧器(8)包括环状水囊(81)、褶皱水囊(82)、接头管(83)和阀门(84),所述环状水囊(81)和褶皱水囊(82)套设于井管(5)的内壁上,所述接头管(83)穿设于井管(5)的管壁(51)中、并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浩,龚洪祥,陈成,孙国茹,韩向朝,彭再朝,魏林,杨金庞,马焱鑫,蔡秋,刘德亮,邓丽钰,易小龙,李光山,何宇平,牛毅,孙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