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55160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9 0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提供抑制了超高电阻区域的形成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在此公开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包括具有带状的正极和带状的负极的卷绕电极体。上述负极具有负极活性物质层。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具有从卷绕轴方向的一个端部向中央部延伸、电阻值比周围高1.5倍以上的第一高电阻区域,在所述卷绕轴方向上,将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的长度设为La、将所述第一高电阻区域的长度设为L1时,所述长度L1相对于所述长度La的比例(L1/La)为0.35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1、目前为止,已知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其包括:将带状的正极与带状的负极经由带状的分隔体层叠、卷绕而成的卷绕电极体;非水电解液;容纳卷绕电极体和非水电解液的电池壳体;经由正极集电部与正极电连接的正极端子;和经由负极集电部与负极电连接的负极端子。作为与其相关的现有技术文献,可列举出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22-127950号公报、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14-41744号公报。

2、例如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22-127950号公报中,记载了通过在卷绕电极体的卷绕轴方向上的一个端部设置多个负极极片,将这些多个负极极片在层叠、折曲的状态下与负极集电部连接,从而可使电池小型化,提高体积能量密度。


技术实现思路

1、但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人的研究,从减小负极活性物质层的电阻的观点出发,在上述技术中依然有改善的余地。即,在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中,通常在初始充电时使非水电解液的一部分分解,在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表面形成包含其分解生成物的被膜(solid electrolytein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其中,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的所述卷绕轴方向的长度La为200mm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其中,所述负极具有包含铜或铜合金的负极集电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其中,所述正极包含含有锂锰的复合氧化物作为正极活性物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其中,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包含锆元素。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其中,所述非水电解液包含含有磷元素的锂盐。

7...

【技术特征摘要】

1.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其中,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的所述卷绕轴方向的长度la为200mm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其中,所述负极具有包含铜或铜合金的负极集电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其中,所述正极包含含有锂锰的复合氧化物作为正极活性物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其中,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包含锆元素。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其中,所述非水电解液包含含有磷元素的锂盐。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其中,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塚本健太郎
申请(专利权)人:泰星能源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