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物理化学双交联聚氨酯复合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54501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7 1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有机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物理化学双交联聚氨酯复合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引入BHO作为物理交联点和PCL‑三醇作为化学交联点,有效提高材料的机械强度和能量耗散;其中,BHO中的双酰胺键形成双重动态可逆氢键使材料在快速应变速率下产生特殊的应变硬化效应,提高材料的冲击防护性能;PCL‑三醇形成的化学交联点可维持聚氨酯网络的稳定性。本发明专利技术超分子PU弹性体具有抗冲击、高韧性、可愈合、可回收的特点,该弹性体协同物理和化学交联实现弹性体拉伸强度和韧性的同步提升;此外,利用超临界CO<subgt;2</subgt;发泡获得的超分子泡沫,有效结合了超分子单元与泡孔结构,进一步提升了泡沫材料的防护效果,为缓冲泡沫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高分子材料,具体涉及一种物理化学双交联聚氨酯复合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聚氨酯弹性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后可快速回复至初始形态,其具有粘弹性、高延展性、高韧性、抗冲击性等优势,因此广泛应用于阻尼器、可穿戴电子设备、医疗防护、冲击保护领域。然而,在长期恶劣工作环境下,弹性体不可避免地受到破坏,导致力学性能下降甚至功能性完全失效。许多研究者们致力于将动态共价键(如diels-alder键、二硫键、硼酸酯键、肟-氨基甲酸酯键等)或超分子作用(如氢键、金属配位键、离子相互作用、π-π堆积作用、主客体作用等)引入聚氨酯中以达到良好的自修复性能,延长使用寿命。但动态键的引入伴随着聚氨酯机械性能的下降,以及材料的严重蠕变。因此,将抗冲击性能与高韧性、快速自愈合集于超分子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中仍然具有挑战性。

2、近年来为了平衡机械性能与自修复性能,研究者们提出了一系列策略引入氢键作为物理交联点或引入化学共价交联网络。li等人开发了一种由多重氢键作用与柔性脂环六元环连接组成的可愈合和可回收超分子弹性体,具有高断裂应力和韧性(adv.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物理化学双交联聚氨酯复合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理化学双交联聚氨酯复合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1中,S11中的反应温度为70~80℃,反应时间为3~5h;S12中的反应温度为50~60℃,反应时间为3~5h;S13中的反应温度为50~60℃,反应时间为3~5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理化学双交联聚氨酯复合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11中,催化剂包括有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叔胺催化剂以及有机金属催化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理化学双交联聚氨酯复合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理化学双交联聚氨酯复合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理化学双交联聚氨酯复合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1中,s11中的反应温度为70~80℃,反应时间为3~5h;s12中的反应温度为50~60℃,反应时间为3~5h;s13中的反应温度为50~60℃,反应时间为3~5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理化学双交联聚氨酯复合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11中,催化剂包括有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叔胺催化剂以及有机金属催化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理化学双交联聚氨酯复合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13中,三官能度聚己内酯三醇的摩尔质量为2000g/mo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皓阳杨怡秦自伟钟伟鹏董斌斌刘春太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