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合分散,具体公开了一种牦牛酸奶用搅拌混合分散系统及工艺。
技术介绍
1、牦牛酸奶作为地区特有的发酵乳制品,不仅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还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而受到人们的喜爱。然而,传统的牦牛酸奶加工工艺主要依赖于家庭式手工生产,缺乏统一的标准化流程,导致产品品质参差不齐,难以满足市场化、工业化生产的需求。
2、在食品工业,尤其是乳制品和发酵制品的生产过程中,物料的分散和混合是极其重要的环节。现有的分散和混合设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工业生产需求,但在处理具有一定粘度的粘稠物料(如牦牛奶和发酵酵母粉)时,仍存在诸多不足,即在对牦牛酸奶进行搅拌混合环节,现有技术多采用简单的机械搅拌方式,这种搅拌方式往往无法实现物料的充分分散和均匀混合,导致酸奶的口感和质地存在差异。具体来说传统的分散设备通常采用单一的搅拌机制,如单一的搅拌叶片或简单的搅拌器进行物料的分散和混合。这种方式在处理高粘度物料时,分散效率较低,容易导致物料分散不均匀,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牦牛酸奶用搅拌混合分散系统,包括外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罐体(1)的内部自上而下设有分散罐(10)和混合罐(11),在所述分散罐(10)和混合罐(11)之间还设有联动机构(12),所述混合罐(11)的底部设有驱动装置(3),通过所述驱动装置(3)用于驱动混合罐(11)旋转,以使混合罐(11)旋转后通过联动机构(12)带动分散罐(10)反向转动,所述分散罐(10)的顶部贯穿至外罐体(1)的外部并与其转动配合,所述分散罐(10)的内部设有分散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牦牛酸奶用搅拌混合分散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外罐体(1)的内部且位于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牦牛酸奶用搅拌混合分散系统,包括外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罐体(1)的内部自上而下设有分散罐(10)和混合罐(11),在所述分散罐(10)和混合罐(11)之间还设有联动机构(12),所述混合罐(11)的底部设有驱动装置(3),通过所述驱动装置(3)用于驱动混合罐(11)旋转,以使混合罐(11)旋转后通过联动机构(12)带动分散罐(10)反向转动,所述分散罐(10)的顶部贯穿至外罐体(1)的外部并与其转动配合,所述分散罐(10)的内部设有分散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牦牛酸奶用搅拌混合分散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外罐体(1)的内部且位于传动箱(120)四周位置处还设有暂存仓(13),所述暂存仓(13)呈环状,且其外环面通过转动件(130)与外罐体(1)转动连接,所述暂存仓(13)的内环面上部通过齿轮组(134)与分散罐(10)反向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牦牛酸奶用搅拌混合分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134)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轮(1341)和第二齿圈(1342),所述第二太阳轮为套设在转动法兰盘(121)外周面的环状齿轮(1340),所述第二行星轮(1341)周向设置在环状齿轮(1340)的四周,并通过第二行星架与传动箱(120)上部相连接,所述第二齿圈(1342)套设在第二行星轮(1341)的外部并与暂存仓(13)的内环面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牦牛酸奶用搅拌混合分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暂存仓(13)的顶部通过第一流通件(131)与分散罐(10)相连通,所述第一流动件包括转动设置在分散罐(10)外部下方的第一环形流动腔(1310),多个位于第一环形流动腔(1310)下部、且顶端与第一环形流动腔(1310)相连通、而底端与暂存仓(13)相连通的第一流动管(1311),所述分散罐(10)的外部下方对应第一环形流动腔(1310)位置处开设有多个流动孔(104),且多个流动孔(104)内设有连通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牦牛酸奶用搅拌混合分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暂存仓(13)的内部上方、且位于第一流动管(1311)与分散仓连通位置处的正下方设有引导板(132),所述引导板(132)呈锥形,且引导板(132)的边缘位置处与暂存仓(13)的内壁形成狭缝流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洋靖丰,文旭东,王菊华,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贝鸿商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