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轴承压装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53241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7 1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轴承压装装置,包括支撑机构,在所述支撑机构上连接有缓冲机构,所述轴承的内圈支撑在所述支撑机构上,所述电机的电机壳体放置在所述缓冲机构上,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壳体支撑板,所述壳体支撑板套设在所述支撑机构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电机轴承压装方法,运用了所述压装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机轴承压装装置及方法,对轴承内圈进行刚性支撑,对电机壳体进行柔性支撑,实现转子与轴承装配过程中的冲击力作用衰减和吸收,减少轴承保持架及滚珠受到的冲击力;通过可调式底座应对电机壳体轴承室的深度公差;解决了转子与轴承装配过程中,电机壳体缺少保护,轴承内的轴承保持架与滚珠易产生损伤,影响轴承寿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轴承装配,尤其涉及一种电机轴承压装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新能源电机产品发展迅速,电机综合性能水平不断提高,峰值转速行业水平达到2w转甚至更高。与此同时,更高转速对于电机转子支撑轴承寿命、性能要求也逐渐提高,保证轴承的寿命除提高轴承关键部件的制造质量外,科学高效的装配方法对于提高轴承的寿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电机轴承安装过程中,轴承外圈与电机壳体、轴承内圈与转子轴存在相应配合关系,传统直接压装的方式会使得电机轴承保持架受到部分冲击力,可能会对轴承保持架的结构造成损伤,直接导致轴承在高速旋转状态下的长期寿命受到影响,因此,找到一种无冲击完成轴承安装的方案非常具有必要性。

2、cn115302226a公开了一种用于轴承装配的轴承压装装置及方法,属于轴承装配领域,包括壳体,壳体的上表面中间位置转动连接转盘;转盘上表面呈环形嵌入设置有匀布的轴承定位机构;壳体上表面靠近转盘的左侧位置设有轴承上料工位;壳体上表面靠近轴承上料工位的后侧位置设有轴承自动放置机构;壳体上表面后侧边缘位置固连安装架;安装架的上表面固连液压单元;壳体上表面靠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轴承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机构(1),在所述支撑机构(1)上连接有缓冲机构(2),所述轴承(3)的内圈支撑在所述支撑机构(1)上,所述电机的电机壳体(4)放置在所述缓冲机构(2)上,所述缓冲机构(2)包括壳体支撑板(21),所述壳体支撑板(21)套设在所述支撑机构(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轴承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1)包括底板(11),在所述底板(11)上连接有轴承支撑柱(12),所述轴承支撑柱(12)的顶端连接有轴承支撑环(13),所述轴承(3)的内圈支撑在所述轴承支撑环(13)顶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轴承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机构(1),在所述支撑机构(1)上连接有缓冲机构(2),所述轴承(3)的内圈支撑在所述支撑机构(1)上,所述电机的电机壳体(4)放置在所述缓冲机构(2)上,所述缓冲机构(2)包括壳体支撑板(21),所述壳体支撑板(21)套设在所述支撑机构(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轴承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1)包括底板(11),在所述底板(11)上连接有轴承支撑柱(12),所述轴承支撑柱(12)的顶端连接有轴承支撑环(13),所述轴承(3)的内圈支撑在所述轴承支撑环(13)顶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轴承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2)还包括导向柱(22),所述导向柱(22)连接在所述底板(11)上,贯穿所述壳体支撑板(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轴承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2)还包括弹簧(23),套设在所述导向柱(22)上,所述弹簧(23)设置在所述底板(11)与所述壳体支撑板(21)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轴承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2)还包括阻尼器(24),所述阻尼器(24)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底板(11)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兆昊翟来涛于波何大亮赵佳伟于霄睿罗萌萌李鸿波孙羽张小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