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涉及一种建筑物隔震设计结构及该结构隔震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1、隔震建筑是指利用隔震技术,在建筑物的底部或某个位置设置隔震装置形成隔震层,把上部结构和下部基础隔离开来,以此来消耗地震能量,避免或减少地震能量向上部结构传输,能够更有效地保障上部结构与内部人员、设备的安全。
2、隔震技术又称阻尼隔震技术。被美国地震专家称为“40年来世界地震工程最重要的成果之一”。隔震即隔离地震,在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基底或某个位置设置隔震装置隔离或耗散地震能量,以避免或减少地震能量向上部结构的传递,减轻结构的振动反应;建筑物只发生较轻微运动和变形,从而保障地震时建筑物安全。基于现有建筑物隔震设计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隔震设计方法,通过在隔震层合理布置隔震支座,可以使隔震结构具备较大的竖向承载力、可变的水平刚度、水平弹性恢复力,并满足抗震、抗风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物隔震设计结构及该结构隔震设计方法。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物隔震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按以下步骤进行:
2.一种建筑物隔震设计结构,包括:上下锚固装置(1)、上座板(2)、上滑动摩擦面(3)、球冠衬板(4)、下滑动摩擦面(5)、下座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冠衬板(4)的上下两侧分别安装在上座板(2)和下座板(6)之间,所述球冠衬板(4)上下两侧与上座板(2)和下座板(6)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上滑动摩擦面(3)和下滑动摩擦面(5),所述上座板(2)的顶部通过上下锚固装置(1)进行固定装配,所述下座板(6)的底部亦通过上下锚固装置(1)进行固定装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地震烈度区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物隔震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按以下步骤进行:
2.一种建筑物隔震设计结构,包括:上下锚固装置(1)、上座板(2)、上滑动摩擦面(3)、球冠衬板(4)、下滑动摩擦面(5)、下座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冠衬板(4)的上下两侧分别安装在上座板(2)和下座板(6)之间,所述球冠衬板(4)上下两侧与上座板(2)和下座板(6)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上滑动摩擦面(3)和下滑动摩擦面(5),所述上座板(2)的顶部通过上下锚固装置(1)进行固定装配,所述下座板(6)的底部亦通过上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江龙,辛久彬,刘国龙,高扬,杨晓堂,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