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控机床,尤其涉及立式复合数控机床的伺服动力刀塔。
技术介绍
1、数控机床主要由刀库、刀塔、可多轴运动的夹具座以及驱动部分组成,刀塔用于切换加工刀具,从而配合夹具座可实现一次夹持下的多功能作业需求。
2、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15315782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y轴伺服动力刀塔,包括立柱、刀盘机构及伺服驱动机构,所述伺服驱动机构能够驱动刀盘机构沿立柱升降,所述立柱两侧分别对应开设有贯穿立柱顶端和底端的方轨,所述刀盘机构包括一体式工作台及设置在一体式工作台上的刀盘、主轴伺服电机及转位伺服电机,所述主轴伺服电机及转位伺服电机与刀盘连接,所述一体式工作台采用侧挂式,一体式工作台两侧固定有能够嵌入方轨并沿方轨滑动的导轨压板,所述伺服驱动机构与一体式工作台连接并能够驱动其沿立柱升降。
3、上述专利存在以下不足:其转台和主轴驱动采用双电机控制,这样就会使得存在两套动力源和传动系统,会使得整个刀塔的体积较大,结构紧凑性较差。
4、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立式复合数控机床的伺服动力刀塔。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立式复合数控机床的伺服动力刀塔。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立式复合数控机床的伺服动力刀塔,包括固定于机床的固定盘、转动连接于固定盘外侧的刀座以及通过螺栓固定于固定盘侧壁的电动机,
4、所述刀座的外壁转动连接有多个
5、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传动轴,传动轴的外壁仅可轴向滑动的连接有锥齿轮二,所述主轴的外壁仅可轴向地滑动连接有套筒,套筒的端部固定有可与锥齿轮二啮合的锥齿轮一,且所述固定盘的内侧端面设置有用于对套筒位置限位的位置切换组件,所述锥齿轮二的侧壁设置有离合切换组件;
6、所述离合切换组件包括固定于锥齿轮二侧壁的棘爪一以及固定于刀座内侧壁的棘爪二,所述棘爪一与棘爪二可相互咬合;
7、所述离合切换组件还包括通过连接筒固定于锥齿轮二的永磁磁铁以及固定于固定盘内侧端面的电磁铁,所述电磁铁与永磁磁铁相对布置;
8、所述刀座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过渡盘,过渡盘的侧壁扣接有弹簧一,弹簧一的另一端扣接于锥齿轮二的侧壁;
9、且所述电磁铁与电动机串联于同一电路。
10、优选地:所述位置切换组件包括开设于固定盘侧壁的凸轮槽以及转动连接于套筒外壁的转环,所述转环的侧壁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有转轮,转轮滚动连接于凸轮槽的内壁。
11、进一步地:所述凸轮槽位于加工位置处设置有内凹部分。
12、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刀座位于刀具处的内壁固定嵌接有朝向刀具的喷液管,所述喷液管的另一端固定有旋转式启闭阀,所有的所述旋转式启闭阀连接有同一个连通管,且连通管的入口设置有流体驱动机构。
13、在前述方案中更佳的方案是:所述流体驱动机构包括通过支架固定于刀座的软管以及多个转动连接于锥齿轮二外侧壁的挤压辊,挤压辊与软管接触并挤压配合,所述软管的一端连接于连通管的入口,软管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管。
1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管固定插接且贯穿于刀座的端面,刀座位于连接管处的外壁固定有限位凸起,限位凸起的外壁转动连接有过渡环,过渡环的侧壁开设有进液孔,进液孔通过管路连接于切削液储液箱。
15、同时,所述套筒的侧壁固定有齿条,旋转式启闭阀的阀杆上设置有与齿条咬合的齿牙。
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所述固定盘的径向分别滑动连接有卡块和磁吸滑杆,且所述固定盘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杠杆,杠杆的两侧均开设有条形槽,卡块与磁吸滑杆均通过限位柱分别活动限位配合于两个条形槽。
17、同时,所述卡块以及刀座位于卡块处设置有可相互咬合的齿牙。
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更优的方案:所述磁吸滑杆的端部通过弹簧二连接于固定盘的内壁。
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20、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离合切换组件,其利用“离合”原理实现单驱动状态下的切削和切换非同时驱动,同时,巧妙地利用电磁铁与永磁磁铁的磁吸力以及电磁铁与电动机的电路连接关系,结合切削状态和切换状态的电动机功率不同,可实现自动化自适应切换。
21、2.本专利技术,通过将位置切换组件设置为凸轮槽与转轮的组合,其一方面能控制锥齿轮一与锥齿轮二的啮合状态,另一方面利用凸轮槽与转轮进行控制,能使得位于加工工位的锥齿轮一自动啮合而其余工位的锥齿轮一自动解除啮合,从而实现了动力结合与切换的自动化控制,无需另设动力源以及逻辑控制。
22、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喷液管、流体驱动机构等部件,其能在加工时喷洒切削液,从而将冷却机构也进行高度集成,进一步增加整个数控机床的结构紧凑型,同时,流体驱动机构利用挤压辊与软管配合实现流体驱动,挤压辊又受锥齿轮二驱动,从而可使得切削液的供应动力综合至电动机,进一步节省了动力源布置,同时也保证了各个部分工作的同步性。
23、4.本专利技术,在利用旋转式启闭阀控制通断的基础上,将旋转式启闭阀设置为旋转式启闭控制,结合锥齿轮一与锥齿轮二的啮合状态受套筒控制,从而能使得锥齿轮一与锥齿轮二啮合时,旋转式启闭阀自动打开,从而实现了多路并行通断的自动化控制。
24、5.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卡块、磁吸滑杆等部件,其能在切削作业时,使得固定盘与刀座可靠咬合,保证切削的可靠性,另一方面,其咬合与分离的控制与电动机的状态一致,简化了动力布置和控制逻辑。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立式复合数控机床的伺服动力刀塔,包括固定于机床的固定盘(2)、转动连接于固定盘(2)外侧的刀座(5)以及通过螺栓固定于固定盘(2)侧壁的电动机(1),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复合数控机床的伺服动力刀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切换组件(8)包括开设于固定盘(2)侧壁的凸轮槽(23)以及转动连接于套筒(7)外壁的转环(20),所述转环(20)的侧壁通过连接轴(21)转动连接有转轮(22),转轮(22)滚动连接于凸轮槽(23)的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复合数控机床的伺服动力刀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槽(23)位于加工位置处设置有内凹部分(19)。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复合数控机床的伺服动力刀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座(5)位于刀具(4)处的内壁固定嵌接有朝向刀具(4)的喷液管(25),所述喷液管(25)的另一端固定有旋转式启闭阀(26),所有的所述旋转式启闭阀(26)连接有同一个连通管(27),且连通管(27)的入口设置有流体驱动机构(2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式复合数控机床的伺服动力刀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式复合数控机床的伺服动力刀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31)固定插接且贯穿于刀座(5)的端面,刀座(5)位于连接管(31)处的外壁固定有限位凸起(33),限位凸起(33)的外壁转动连接有过渡环(32),过渡环(32)的侧壁开设有进液孔(34),进液孔(34)通过管路连接于切削液储液箱。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式复合数控机床的伺服动力刀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7)的侧壁固定有齿条(28),旋转式启闭阀(26)的阀杆上设置有与齿条(28)咬合的齿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复合数控机床的伺服动力刀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盘(2)的径向分别滑动连接有卡块(35)和磁吸滑杆(37),且所述固定盘(2)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杠杆(36),杠杆(36)的两侧均开设有条形槽(40),卡块(35)与磁吸滑杆(37)均通过限位柱(39)分别活动限位配合于两个条形槽(4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立式复合数控机床的伺服动力刀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35)以及刀座(5)位于卡块(35)处设置有可相互咬合的齿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立式复合数控机床的伺服动力刀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滑杆(37)的端部通过弹簧二(38)连接于固定盘(2)的内壁。
...【技术特征摘要】
1.立式复合数控机床的伺服动力刀塔,包括固定于机床的固定盘(2)、转动连接于固定盘(2)外侧的刀座(5)以及通过螺栓固定于固定盘(2)侧壁的电动机(1),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复合数控机床的伺服动力刀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切换组件(8)包括开设于固定盘(2)侧壁的凸轮槽(23)以及转动连接于套筒(7)外壁的转环(20),所述转环(20)的侧壁通过连接轴(21)转动连接有转轮(22),转轮(22)滚动连接于凸轮槽(23)的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复合数控机床的伺服动力刀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槽(23)位于加工位置处设置有内凹部分(19)。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复合数控机床的伺服动力刀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座(5)位于刀具(4)处的内壁固定嵌接有朝向刀具(4)的喷液管(25),所述喷液管(25)的另一端固定有旋转式启闭阀(26),所有的所述旋转式启闭阀(26)连接有同一个连通管(27),且连通管(27)的入口设置有流体驱动机构(2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式复合数控机床的伺服动力刀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驱动机构(24)包括通过支架固定于刀座(5)的软管(30)以及多个转动连接于锥齿轮二(10)外侧壁的挤压辊(29),挤压辊(29)与软管(30)接触并挤压配合,所述软管(30)的一端连接于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益生,郑福明,陈旭清,宋俊,吕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汤溪齿轮机床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