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灵扬专利>正文

一种弹簧式自毁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51551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弹簧式自毁注射器,其钢针与自毁件连接,自毁件套接于针座中,针座与注射筒顶部螺纹连接,自毁件下端部设有倒钩,推杆中下端是一空腔,所述空腔中设有弹簧座,所述弹簧座的顶端设有能够与倒钩进行钩紧配合的钩槽,弹簧座中设有压紧弹簧,并设有使压紧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的止位机构,所述胶塞套接于弹簧座顶端,两者之间套接有胶塞卡环,推杆与胶塞之间设有空间。在使用过程中解决了注射器漏液和注射液残留量超标的问题。(*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弹簧式自毁注射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用注射器,具体地说,是一种弹簧式自毁注射器。
技术介绍
注射器是常见的医用器械,是一种与人体血液或体液直接接触的医用器械。如果操作不规范,注射器往往会变成可怕的疾病传播工具。在医疗应用领域,注射器只能够一次性使用是严格的强制性规定。在传统的注射器的构造上进行改进,能够在注射器使用之后,自动将针头隐藏于注射器本体中,使其丧失再次使用的功能,从注射器的结构构造上来防止注射器重复多次使用。除了要禁止注射器重复使用,还要防止已经使用过的注射器的钢针针头外露问题,因为縮入注射器本体中的钢针有时会剌破注射器本体而使钢针外露,外露的钢针针头还存在会扎人并传染疾病的缺陷。因此,又对注射器的构造进行改进,设计出能够使注射器钢针在使用过后,通过一定的操作之后,使钢针縮进推杆空腔。在现有技术中,这类弹簧式自毁注射器,在注射完毕之后,继续在注射筒内推进推杆,使弹簧座先钩紧钢针等部件,推杆再继续推进而挤压胶塞,使胶塞压縮变形,而触动压縮弹簧的止位机构,处于压縮状态的弹簧回复原状,此时将弹簧座拉回,由于弹簧座已经钩紧钢针等部件,此时钢针也被拉入推杆空腔中。虽然这种弹簧式注射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钢针外露伤人或传播疾病的问题,但是,该注射器是通过挤压胶塞来触动压紧弹簧的止位机构,因此注射器各部件配合上就必须设计得能够将胶塞压縮,这样的配合就造成在使用中出现漏液的技术缺陷。除此之外,由于是通过挤压胶塞来触动压紧弹簧的止位机构,还存在注射液残留量超标的技术缺陷。这些是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在使用过程中能有效防止漏液及防止注射液残留量超标的弹簧式自毁注射器。 —种弹簧式自毁注射器,包括钢针、自毁件、针座、注射筒、推杆和胶塞,钢针与自毁件连接,自毁件套接于针座中,针座与注射筒顶部螺纹连接,自毁件下端部设有倒钩,推杆中下端是一空腔,所述空腔中设有弹簧座,所述弹簧座的顶端设有能够与倒钩进行钩紧配合的钩槽,弹簧座中设有压紧弹簧,并设有使压紧弹簧处于压縮状态的止位机构,其特征是所述胶塞套接于弹簧座顶端,两者之间套接有胶塞卡环,推杆与胶塞之间设有空间。 所述胶塞卡环与弹簧座顶端之间设有胶塞凸环。 所述的使压紧弹簧处于压縮状态的止位机构为推杆的空腔内壁上的止位凸环。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当本技术的弹簧式自毁注射器进行注射使用完毕之后,继续向前推进推杆,自毁件下端的倒钩便钩紧弹簧座顶端的钩槽,此时胶塞也已经顶住注射筒的内壁,由于胶塞套接于弹簧座顶端,且两者之间套接有胶塞卡环,推杆与胶塞之间设有空间,当推杆再往前推进时,已经顶紧注射筒内壁的胶塞通过套接其中的胶塞卡环将弹簧座往下推动,此时推杆也刚好向上行完推杆与胶塞之间的空间,弹簧座往下运动时刚好触动了将压紧弹簧压縮的止位机构,此时压縮弹簧回复原状,将弹簧座、自毁件及钢针一并拉入推杆空腔中。整个操作过程中完全不需要挤压胶塞使其变形,就能够方便地完成将钢针拉入推杆空腔的动作、胶塞是由橡胶材料制成,而其它部件由PP塑料制成,这样的构造配合使这两种材料的部件互相拉触,达到非常好的气密性,解决了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漏液的问题,由于不需要挤压胶塞,因此也能有效地解决了注射液残留量超标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述。 图1是本技术结构剖示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弹簧座顶端钩槽钩紧自毁件下端倒钩时的剖示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压縮弹簧回复原状并将自毁件及钢针拉入推杆空腔的剖示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各主要部件分拆开的剖示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配置胶塞凸环的剖示示意图; 图6是本技术推杆空腔中设置止位凸环的剖示示意图。 其中图中ll.钢针、12.自毁件、13.针座、14.自毁件下端部、15.倒钩、21.注射筒、22.注射筒顶部、301.推杆、302.胶塞、303.空腔、304.弹簧座、305.钩槽、306.压紧弹簧、307.止位机构、308.推杆顶端309.弹簧座顶端、310.胶塞卡环、311.空间、312.胶塞凸环、313.止位凸环。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弹簧式自毁注射器,钢针11与自毁件12紧密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在自毁件12的下端部14设有倒钩15,自毁件12套接于针座13中,除了较大外力的作用下,自毁件12不会轻弹易的从针座13上脱落,例如压縮弹簧的拉力,才能令两者脱离。针座13携带自毁件12及钢针11与注射筒顶部22螺纹连接,从而使钢针11、自毁件12和针座13三者与注射筒21连接为一体。推杆301的中下端是一长筒形的空腔303,该空腔303中设有弹簧座304,推杆空腔303中没有设置压縮弹簧306与卡位机构307之前,弹簧座304是可以在推杆空腔303中上下滑动的,弹簧座304的顶端309设有能够与倒钩15进行钩紧配合的钩槽305,弹簧座304中设有压紧弹簧306,并设有使压紧弹簧306处于压縮状态的止位机构307,弹簧座304可以压紧压縮弹簧306并顶住止位机构307使压縮弹簧306处于压縮状态,胶塞302套接于弹簧座304的顶端309,弹簧座304是通过压縮弹簧306与止位机构307之间的配合与推杆301连接在一起的,而弹簧座304又与胶塞302连接在一起,则推杆301与胶塞302连接在一起,胶塞302与注射筒21的内壁相接触,推动推杆301就能使胶塞302在注射筒21中上下作活塞运动,胶塞302与弹簧座304顶端309之间套接有胶塞卡环310,推杆与胶塞之间设有空间311。当弹簧式自毁注射器进行注射使用完毕之后,继续向前推进推杆301,此时,如图2所示,自毁件下端部14的倒钩15便钩紧弹簧座顶端的钩槽305,此时弹簧座304与自毁件12及钢针已经连接成一体,胶塞302也已经顶住注射筒21的内顶壁,由于胶塞302套接于弹簧座顶端309,并且两者之间套接有胶塞卡环310,推杆301与胶塞302之间设有空间311,此时当推杆301再往前推进时,已经顶紧注4射筒21内顶壁的胶塞302通过套接其中的胶塞卡环311将弹簧座304往下推动,此时推杆301也刚好向上行完推杆与胶塞302之间的空间,弹簧座304往下运动时刚好触动了将压紧弹簧306压縮的止位机构307,止位机构307被触动之后,压縮弹簧306回复原状,压縮弹簧306将弹簧座、自毁件及钢针一并拉入推杆空腔中,从而完成了将钢针等拉入推杆空腔的一系动作。整个操作过程中完全不需要挤压胶塞使其变形,就能够方便地完成将钢针拉入推杆空腔303的动作、胶塞是由橡胶材料制成,而其它部件由PP塑料制成,这样的构造配合使这两种材料的部件互相拉触,达到非常好的气密性,解决了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漏液的问题,由于不需要挤压胶塞,因此也能有效地解决了注射液残留量超标的技术问题。 如图5所示,胶塞卡环311与弹簧座304顶端之间设有胶塞凸环312,从而能够使整个注射器的密封效果更佳。 如图6所示,在空腔303中设置止位凸环313作为止位机构,使压紧弹簧处于压縮状态时的效果更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弹簧式自毁注射器,包括钢针(11)、自毁件(12)、针座(13)、注射筒(21)、推杆(301)和胶塞(302),所述钢针(11)与自毁件(12)连接,所述自毁件(12)套接于针座(13)中,所述针座(13)与注射筒(21)顶部(22)螺纹连接,自毁件(12)下端部(14)设有倒钩(15),所述推杆(301)中下端是一空腔(303),所述空腔(303)中设有弹簧座(304),所述弹簧座(304)的顶端(309)设有能够与倒钩(105)进行钩紧配合的钩槽(305),弹簧座(304)中设有压紧弹簧(306),并设有使压紧弹簧(306)处于压缩状态的止位机构(307),其特征是:所述胶塞(302)套接于弹簧座顶端(309),两者之间套接有胶塞卡环(310),推杆(301)与胶塞(302)之间设有空间(311)。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弹簧式自毁注射器,包括钢针(11)、自毁件(12)、针座(13)、注射筒(21)、推杆(301)和胶塞(302),所述钢针(11)与自毁件(12)连接,所述自毁件(12)套接于针座(13)中,所述针座(13)与注射筒(21)顶部(22)螺纹连接,自毁件(12)下端部(14)设有倒钩(15),所述推杆(301)中下端是一空腔(303),所述空腔(303)中设有弹簧座(304),所述弹簧座(304)的顶端(309)设有能够与倒钩(105)进行钩紧配合的钩槽(305),弹簧座(304)中设有压紧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灵扬
申请(专利权)人:黄灵扬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