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管内超声成像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508715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2 14: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血管内超声成像导管,包括连接固定件、超声换能器和固定外壳,连接固定件的近端设有用于连接导线的正、负极连接柱,正极连接柱和负极连接柱均电性连接超声换能器,连接固定件的侧壁上设有限位点,固定外壳的中部设有开孔,开孔的两侧壁处设有与限位点相配合的限位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连接固定件,且在连接固定件近端设置正、负极连接柱,增加了正、负极与导线的连接强度且保证了导线连接的一致性,通过设置限位结构保证了超声换能器在装配过程中位置的一致性,采用纯金或纯银材质的正负极连接柱相比于现有的采用导电胶的方式,降低了信号在导电胶连接点处的损耗,进而保证了血管内超声成像导管的成像稳定性与一致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超声导管,特别涉及一种血管内超声成像导管


技术介绍

1、血管内超声成像(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是一种用于心脏介入手术的成像方法,它通过导管技术将微型超声探头送入血管腔内,显示血管横截面图像,从而提供在体血管腔内影像。ivus能够精确测量血管腔的大小、形状以及血管壁的厚度,对于评估血管病变、指导介入治疗等有着重要的作用。

2、血管内超声成像导管一般包括导管接口、三通、外鞘管和导丝腔,外鞘管内设置成像内核,成像内核可以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旋转回撤以扫描图像,成像内核包括刚性连接管、柔性传动轴以及位于远端的超声换能器,其中超声换能器通过超声换能器外壳与柔性传动轴固定连接,驱动信号由位于柔性传动轴内部的连接线缆传递给超声换能器。

3、现有的超声换能器装配过程中大多采用人工以及工装辅助的方式来完成,在整个装配过程中对于操作人员的基本素质和熟练程度有很高的要求且成品的连接强度和安装位置一致性无法保证,这样会导致不同导管在成像时有所不同,不良的图像质量会影响医生对病情的判断,连接强度过低也会造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血管内超声成像导管,包括鞘管和成像内核,成像内核位于鞘管内且包括依次连接的刚性连接管、柔性传动轴以及位于远端的探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组件包括连接固定件(1)、超声换能器(2)和固定外壳(3),所述连接固定件(1)的近端设有用于连接导线的正极连接柱(1-2-2)和负极连接柱(1-3-2),所述正极连接柱(1-2-2)和负极连接柱(1-3-2)均电性连接所述超声换能器(2),连接固定件(1)的侧壁上设有限位点(1-4),所述固定外壳(3)的中部设有开孔,所述开孔的两侧壁处设有与所述限位点(1-4)相配合的限位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内超声成像导管,其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管内超声成像导管,包括鞘管和成像内核,成像内核位于鞘管内且包括依次连接的刚性连接管、柔性传动轴以及位于远端的探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组件包括连接固定件(1)、超声换能器(2)和固定外壳(3),所述连接固定件(1)的近端设有用于连接导线的正极连接柱(1-2-2)和负极连接柱(1-3-2),所述正极连接柱(1-2-2)和负极连接柱(1-3-2)均电性连接所述超声换能器(2),连接固定件(1)的侧壁上设有限位点(1-4),所述固定外壳(3)的中部设有开孔,所述开孔的两侧壁处设有与所述限位点(1-4)相配合的限位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内超声成像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固定件(1)包括边框(1-1)、正极电极(1-2)和负极电极(1-3),所述正极电极(1-2)的两端分别为正极接触点(1-2-1)和正极连接柱(1-2-2),所述负极电极(1-3)两端分别为负极接触点(1-3-1)和负极连接柱(1-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管内超声成像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固定件(1)具有一个正极接触点(1-2-1)和一个负极接触点(1-3-1),所述正极接触点(1-2-1)和负极接触点(1-3-1)分别位于所述边框(1-1)的上、下部,所述正极连接柱(1-2-2)和负极连接柱(1-3-2)位于所述边框(1-1)的侧部中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管内超声成像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固定件(1)具有两个正极接触点(1-2-1)和一个负极接触点(1-3-1),所述两个正极接触点(1-2-1)分别位于所述边框(1-1)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东张高杰宋晓聪任国强郑凤贤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恒宇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