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共焦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50863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2 14: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红外共焦镜头,涉及光学技术领域,具有沿光轴方向对应设置的物侧和像侧,包括由物侧到像侧依次布设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和第八透镜和像面,红外共焦镜头的光学总长控制在22.5mm内,视场角可达157°,红外共焦镜头满足下列条件:‑0.67≤φ1/φ≤‑0.25;‑0.60≤φ2/φ≤0.4;‑0.35≤φ3/φ≤0.3;0.3≤φ4/φ≤0.6;‑0.55≤φ5/φ≤0.45;‑0.4≤φ6/φ≤0.6;‑0.8≤φ7/φ≤‑0.2;0.3≤φ8/φ≤0.7;第一透镜为玻璃球面透镜或塑胶非球面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七透镜和第八透镜为塑胶非球面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为玻璃球面透镜。红外共焦镜头拥有大视场角和较宽的视野范围,能够适应高低温环境,在‑40℃~+80℃温度内成像清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特别涉及一种红外共焦镜头


技术介绍

1、由于安防监控需要全天候不间断进行,因此在微光以及夜晚环境下清晰成像至关重要。目前市场上已出现部分星光级相机,但仍存在一些性能缺陷而限制其使用场景,无法在满足小体积的前提下,实现红外共焦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红外共焦镜头,旨在在满足小体积的前提下,实现红外共焦功能。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红外共焦镜头,所述红外共焦镜头具有沿光轴方向对应设置的物侧和像侧,所述红外共焦镜头包括由物侧到像侧依次布设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和第八透镜和像面,以使得所述红外共焦镜头的光学总长控制在22.5mm内,视场角可达157°,所述红外共焦镜头的光焦度为φ,所述第一透镜的光焦度为φ1,所述第二透镜的光焦度为φ2,所述第三透镜的光焦度为φ3,所述第四透镜的光焦度为φ4,所述第五透镜的光焦度为φ5,所述第六透镜的光焦度为φ6,所述第七透镜的光焦度为φ7,所述第八透镜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外共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共焦镜头具有沿光轴方向对应设置的物侧和像侧,所述红外共焦镜头包括由物侧到像侧依次布设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和第八透镜和像面,以使得所述红外共焦镜头的光学总长控制在22.5mm内,视场角可达157°,所述红外共焦镜头的光焦度为φ,所述第一透镜的光焦度为φ1,所述第二透镜的光焦度为φ2,所述第三透镜的光焦度为φ3,所述第四透镜的光焦度为φ4,所述第五透镜的光焦度为φ5,所述第六透镜的光焦度为φ6,所述第七透镜的光焦度为φ7,所述第八透镜的光焦度为φ8,所述红外共焦镜头满足下列条件:</p>

2.如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外共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共焦镜头具有沿光轴方向对应设置的物侧和像侧,所述红外共焦镜头包括由物侧到像侧依次布设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和第八透镜和像面,以使得所述红外共焦镜头的光学总长控制在22.5mm内,视场角可达157°,所述红外共焦镜头的光焦度为φ,所述第一透镜的光焦度为φ1,所述第二透镜的光焦度为φ2,所述第三透镜的光焦度为φ3,所述第四透镜的光焦度为φ4,所述第五透镜的光焦度为φ5,所述第六透镜的光焦度为φ6,所述第七透镜的光焦度为φ7,所述第八透镜的光焦度为φ8,所述红外共焦镜头满足下列条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共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折射率为n1,1.50≤n1≤1.6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共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色散系数为v1,50.0≤v1≤65.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共焦镜头,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存胜王晓邱盛平王浩肖明志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