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交换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跨域环境的数据交换与融合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自然资源信息化越来越成熟,在现有的业务域信息化系统的基础上,在与之物理隔离的展示域里面建设了业务展示系统,
2、业务域主要为自然资源行政办公网络环境提供数据能力、业务能力支撑,同时汇聚各个业务系统的成果数据。
3、展示域与业务域存在物理隔离,主要为自然资源部分对外的业务系统和其他横向省直部门提供数据能力和业务能力支撑。
4、因此展示域平台的数据量远远少于业务域平台的数据,同时数据的精度也会有很大的偏差,无法满足业务的分析需求和业务数据的时效性需求。对于展示域无法存放的数据、但涉及到相关的分析需求,需要在展示域发起分析需求,通过业务域进行数据分析,并将分析的数据结果实时的返回到展示域进行展示。
5、传统模式下不同域环境数据交换是通过人工拷贝或单一接口传输,在网络波动的情况下,对于几百mb或者几个gb的数据容易中断传输,需要重新传输,同时对于交换融合频率较高的数据,无法满足一定的实时性要求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跨域环境的数据交换与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跨域环境的数据交换与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每一个第一切片数据进行标记,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跨域环境的数据交换与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分析数据包切割为多个第一切片数据,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跨域环境的数据交换与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分析数据包切割为多个第一切片数据,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跨域环境的数据交换与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业务域,当对第一多个切片数据接收完成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跨域环境的数据交换与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跨域环境的数据交换与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每一个第一切片数据进行标记,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跨域环境的数据交换与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分析数据包切割为多个第一切片数据,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跨域环境的数据交换与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分析数据包切割为多个第一切片数据,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跨域环境的数据交换与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业务域,当对第一多个切片数据接收完成时,对多个第一切片数据进行融合还原,包括: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江,刘厚洋,郑丽娜,张琪,黄宇,杜文超,刘松,王平,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自然资源厅信息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