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墙体,具体涉及一种节能型装配式建筑墙体。
技术介绍
1、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称为装配式建筑,其具备施工速度快,质量有保障,噪音低和扬尘少等优点,所以该方式的住宅是现代建筑产业的一个大的趋势;
2、现有的装配式建筑墙体通常由多个较大的墙体进行拼装,为提高墙体的支撑性能,需要预先在墙体内部灌注水泥,因而其重量较大,不便于进行拼装,同时,若采用重量较小的墙体,即完全由预制板构成,该类墙体的支撑性能与防水性均较差;
3、特别的,当需要在地下室或地下车库进行墙体装配时,由于地下室或地下车库的水平位低,因而,在安装墙体时,在墙体底部与地面接触位置易发生渗水,地下水会在两组墙板的拼接处通过缝隙浸入内部,从而破坏墙体内部结构,因而,应在墙体表面设置止水线;
4、因此,专利技术一种节能型装配式建筑墙体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节能型装配式建筑墙体,通过采用螺栓结构使得装配墙一与装配墙二分开安装,利用水泥的封装来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型装配式建筑墙体,由装配墙一(100)与装配墙二(200)构成,所述装配墙一(100)与装配墙二(200)装配处有缝隙通道,所述装配墙一(100)与装配墙二(200)相互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建筑墙体用于地下室或地下车库,所述装配墙一(100)底部设有底基组件(140),所述底基组件(140)内部设有防水板一(143),所述装配墙二(200)顶部两侧外壁均固定安装有侧墙体(210),所述装配墙二(200)底部设有凹型卡座(240),所述凹型卡座(240)内部设有防水板二(242),所述装配墙二(200)与侧墙体(210)内壁均开设有浇筑槽(230),且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型装配式建筑墙体,由装配墙一(100)与装配墙二(200)构成,所述装配墙一(100)与装配墙二(200)装配处有缝隙通道,所述装配墙一(100)与装配墙二(200)相互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建筑墙体用于地下室或地下车库,所述装配墙一(100)底部设有底基组件(140),所述底基组件(140)内部设有防水板一(143),所述装配墙二(200)顶部两侧外壁均固定安装有侧墙体(210),所述装配墙二(200)底部设有凹型卡座(240),所述凹型卡座(240)内部设有防水板二(242),所述装配墙二(200)与侧墙体(210)内壁均开设有浇筑槽(230),且浇筑槽(230)与防水板一(143)、防水板二(24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装配式建筑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墙一(100)底部开设有底插槽(120),所述底基组件(140)位于底插槽(120)内,所述底基组件(140)包括基台(141),所述基台(141)顶部开设有防水槽一(142),所述防水板一(143)与防水槽一(142)内壁插接,所述基台(141)两侧壁均固定安装有侧夹座(14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节能型装配式建筑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墙二(200)底部开设有底卡槽(220),且浇筑槽(230)与底卡槽(220)内部连通,所述底卡槽(220)与侧夹座(144)外壁卡接,所述底卡槽(220)内壁密封卡接有凹型卡座(240),所述凹型卡座(240)内壁开设有防水槽四(241),所述防水板二(242)与防水槽四(241)中部内壁卡接,所述防水板一(143)端壁与防水槽四(241)外部内壁配合,且防水板一(143)与防水板二(242)在防水槽四(241)内部相互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节能型装配式建筑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夹座(144)中部开设有防水槽二(145),所述防水槽二(145)与防水槽一(142)平齐且相互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吉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