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降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49116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1 1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降尘装置,包括管架组件和连接机构,所述管架组件包括支撑套管、集水座和喷淋支架;所述集水座连通于所述支撑套管的底部;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连接机构利用支撑套管内的水压将喷淋支架推出,然后利用喷淋控制机构配合支撑套管内提升的水压将支撑套管与喷淋支架连通,以便利用雾化喷淋机构将喷淋支架内的水雾化喷出,从而无需手动调节便可完成展开操作,简化了展开时的操作方式,使用操作更加方便;通过复位机构利用推拉的方式将支撑套管内的水和空气排出,使其内部形成负压,然后利用连接机构在负压的作用下带动喷淋支架进行复位,以便将喷淋支架整体收纳至支撑套管的内部,节约了装置整体占据的空间,提高了收纳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降尘装置,具体为建筑施工降尘装置,属于建筑施工。


技术介绍

1、降尘是建筑施工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尤其是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建筑施工活动往往会产生大量的粉尘,这些粉尘对周围环境和人体健康都可能造成不利影响。为了控制和减少这些粉尘的排放,施工现场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降尘措施。

2、专利文件cn114100280b公开了一种用于施工工地的降尘装置及其降尘方法,包括:集水管,集水管的底端设置有套筒,集水管的顶端设置有顶板;安装架,设于集水管的外壁上,安装架的侧板上设置有横杆,横杆的外侧套设有套管,套管的表面设置有连接片连接喷头;及顶持套,套设在集水管的外侧;降尘装置的顶持套下降后,顶持套对喷头起到承托作用,且两组金属弹片向下挤压喷头,使得喷头平置,通过旋拧顶持套升降,实现对喷头喷淋朝向的调控,实现喷头的限位结构和调控结构融合。

3、然而该装置虽可进行收纳,且具备喷淋调节功能,但其喷头和顶持套等结构均位于集水管的外部,导致收纳效果有限,且展开时,需要人工手动进行操作,操作方式较为繁琐且不便,为此,提出一种建筑施工降尘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降尘装置,包括管架组件(1)和连接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架组件(1)包括支撑套管(101)、集水座(102)和喷淋支架(1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2)包括连接架(201)、活塞板(202)、连接板(2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雾化喷淋机构(3)均包括喷淋架(301)、若干雾化喷头(302)和若干引流管(3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施工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调节机构(4)包括内六角旋钮(401)、螺杆(40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降尘装置,包括管架组件(1)和连接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架组件(1)包括支撑套管(101)、集水座(102)和喷淋支架(1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2)包括连接架(201)、活塞板(202)、连接板(2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雾化喷淋机构(3)均包括喷淋架(301)、若干雾化喷头(302)和若干引流管(3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施工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调节机构(4)包括内六角旋钮(401)、螺杆(402)、滑板(403)、滑槽(404)、两个齿条(405)和两个齿轮(406);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施工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控制机构(5)包括波纹软管(501)、连接头(502)、内支架(503)、密封塞(504)、导向杆(505)和弹簧(50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施工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架(503)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头(502)的内侧壁顶部,所述密封塞(504)的外侧壁与所述活塞板(202)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杆(505)固定连接于所述密封塞(504)的上表面中部,所述导向杆(505)的外侧壁与所述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常伟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和隆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