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古建筑墙体修复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7755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古建筑墙体修复支架,属于古建筑修复技术领域,包括底板、支撑杆、侧板、一号支杆、二号支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有益效果,支架主要分为底板、支撑杆和侧板三部分,使用时将侧板贴在需要修复的墙面附近,通过支撑杆将侧板支撑住,底板能够防止支撑杆底部产生位移,能够有效防止墙体倾倒,保护操作人员人身安全,支撑杆与底板和侧板连接处均设有转轴结构,且一号支杆和二号支杆与侧板和支撑杆连接处均设有可旋转结构,在不使用时能够将支架进行折叠,方便搬运且能够减小占用空间,底板、支撑杆和侧板之间能够通过一号支杆和二号支杆组成两个三角形,能够提升支架的稳定性,防止支架在支撑时支撑杆和侧板旋转使支架失去支撑效果。架失去支撑效果。架失去支撑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古建筑墙体修复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古建筑修复
,具体的,涉及一种古建筑墙体修复支架。

技术介绍

[0002]古建筑经过长年累月的风吹日晒后墙体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在修复古建筑墙面时,需要将原有已损坏的材料拆出更换,因此在修复墙面时需要使用支撑架将墙体支撑柱,由于古建筑墙体较长,受损坏的位置不同,在修复过程中需要时常更换支撑架位置,而且支撑架在不使用时比较占用空间,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古建筑墙体修复支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该种古建筑墙体修复支架解决上述提出的由于古建筑墙体较长,受损坏的位置不同,在修复过程中需要时常更换支撑架位置,而且支撑架在不使用时比较占用空间的问题,提供一种古建筑墙体修复支架。
[0004]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古建筑墙体修复支架,包括底板、支撑杆、侧板、一号支杆、二号支杆、二号固定块、一号固定块、合页、支撑杆卡槽、活动槽、固定槽、固定槽卡槽和支撑杆转轴,所述底板顶部活动连接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顶部活动连接设有侧板,所述侧板右侧活动连接设有一号支杆,所述侧板通过设置在其右侧的合页与一号支杆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杆左侧活动连接设有二号支杆,所述二号支杆通过设置在其右侧顶端的二号固定块与支撑杆活动连接,所述侧板右侧顶端固定连接设有一号固定块,且一号固定块与支撑杆顶部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杆左侧固定连接设有支撑杆卡槽,且支撑杆卡槽与一号支杆活动连接,所述底板顶部固定连接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部固定连接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部固定连接设有固定槽卡槽,所述活动槽内部固定连接设有支撑杆转轴。
[0005]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底板宽度与侧板宽度相等。
[0006]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一号支杆右侧设有圆轴,圆轴直径与支撑杆卡槽宽度相适应。
[0007]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二号支杆底部两侧设有圆轴,且圆轴直径与固定槽卡槽宽度相适应。
[0008]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二号固定块与一号固定块内部均设有转轴,支撑杆顶端与二号支杆顶端均设有圆孔,且圆孔直径分别与两个转轴直径相适应。
[0009]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合页最大旋转角度为90
°

[0010]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活动槽右侧为斜面,且斜面与活动槽底面夹角为70
°
[0011]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1、支架主要分为底板、支撑杆和侧板三部分,使用时将侧板贴在需要修复的墙面附近,通过支撑杆将侧板支撑住,底板能够防止支撑杆底部产生位移,能够有效防止墙体倾倒,保护操作人员人身安全;
[0013]2、支撑杆与底板和侧板连接处均设有转轴结构,且一号支杆和二号支杆与侧板和支撑杆连接处均设有可旋转结构,在不使用时能够将支架进行折叠,方便搬运且能够减小占用空间;
[0014]3、底板、支撑杆和侧板之间能够通过一号支杆和二号支杆组成两个三角形,能够提升支架的稳定性,防止支架在支撑时支撑杆和侧板旋转使支架失去支撑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主视剖视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整体的右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底板的俯视图。
[0018]图1

3中:底板1、支撑杆2、侧板3、一号支杆4、二号支杆5、二号固定块6、一号固定块7、合页8、支撑杆卡槽9、活动槽10、固定槽11、固定槽卡槽12、支撑杆转轴13。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至3中,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古建筑墙体修复支架,包括底板1、支撑杆2、侧板3、一号支杆4、二号支杆5、二号固定块6、一号固定块7、合页8、支撑杆卡槽9、活动槽10、固定槽11、固定槽卡槽12和支撑杆转轴13,底板1顶部活动连接设有支撑杆2,支撑杆2顶部活动连接设有侧板3,侧板3右侧活动连接设有一号支杆4,侧板3通过设置在其右侧的合页8与一号支杆4活动连接,支撑杆2左侧活动连接设有二号支杆5,二号支杆5通过设置在其右侧顶端的二号固定块6与支撑杆2活动连接,侧板3右侧顶端固定连接设有一号固定块7,且一号固定块7与支撑杆2顶部活动连接,支撑杆2左侧固定连接设有支撑杆卡槽9,且支撑杆卡槽9与一号支杆4活动连接,底板1顶部固定连接设有活动槽10,活动槽10内部固定连接设有固定槽11,固定槽11内部固定连接设有固定槽卡槽12,活动槽10内部固定连接设有支撑杆转轴13。
[0021]优选的,底板1宽度与侧板3宽度相等,当支架折叠起来时能够使支架整体宽度保持一致,方便收纳。
[0022]优选的,一号支杆4右侧设有圆轴,圆轴直径与支撑杆卡槽9宽度相适应,能够通过卡槽9将一号支杆4固定住,使支撑杆2、侧板3和一号支杆4之间形成一个三角形,提升支架稳定性。
[0023]优选的,二号支杆5底部两侧设有圆轴,且圆轴直径与固定槽卡槽12宽度相适应,能够通过槽卡槽12将二号支杆5固定住,使支撑杆2、底板1和二号支杆5之间形成一个三角形,提升支架稳定性。
[0024]优选的,二号固定块6与一号固定块7内部均设有转轴,支撑杆2顶端与二号支杆5顶端均设有圆孔,且圆孔直径分别与两个转轴直径相适应,能够将之间折叠起来,方便搬运和减小占用空间。
[0025]优选的,合页8最大旋转角度为90
°
,使一号支杆4展开后与侧板3垂直。
[0026]优选的,活动槽10右侧为斜面,且斜面与活动槽10底面夹角为70
°
,能够限制支撑杆2展开后的最大角度,防止支架失效。
[0027]工作原理:首先将需要修复的墙体两侧都放上支架,然后将底板1固定在地面上,当墙体发生倾倒时,侧板3通过支撑杆2将压力传递到底板1,由于底板1被固定住,所以能够抵抗住墙体倾倒,当墙体修复完成后,首先解除底板1与地面的固定,然后将支架从墙面移开,将侧板3向上翻转,使一号支杆4从支撑杆2侧面的支撑杆卡槽9中脱出,然后将一号支杆4通关合页8向上折叠,然后向上抬起二号支杆5的左端使二号支杆5底部的圆轴从固定槽11内部的固定槽卡槽12中脱出,然后将二号支杆5绕二号固定块6向上旋转,同时使支撑杆2顶端绕一号固定块7旋转与侧板3贴合在一起,将支撑杆2底端绕支撑杆转轴13旋转使支撑杆2嵌入活动槽10内部,此时支架折叠成一个平面,使用同样的方法收起另一个支架,将多个支架叠在一起方便搬运和减小占用空间。
[0028]以上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技术的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古建筑墙体修复支架,包括底板(1)、支撑杆(2)、侧板(3)、一号支杆(4)、二号支杆(5)、二号固定块(6)、一号固定块(7)、合页(8)、支撑杆卡槽(9)、活动槽(10)、固定槽(11)、固定槽卡槽(12)和支撑杆转轴(1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活动连接设有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顶部活动连接设有侧板(3),所述侧板(3)右侧活动连接设有一号支杆(4),所述侧板(3)通过设置在其右侧的合页(8)与一号支杆(4)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杆(2)左侧活动连接设有二号支杆(5),所述二号支杆(5)通过设置在其右侧顶端的二号固定块(6)与支撑杆(2)活动连接,所述侧板(3)右侧顶端固定连接设有一号固定块(7),且一号固定块(7)与支撑杆(2)顶部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杆(2)左侧固定连接设有支撑杆卡槽(9),且支撑杆卡槽(9)与一号支杆(4)活动连接,所述底板(1)顶部固定连接设有活动槽(10),所述活动槽(10)内部固定连接设有固定槽(11),所述固定槽(11)内部固定连接设有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雨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和隆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