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48992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1 13:0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下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具有框体,框体具有设置在两侧的侧板1、设置在侧板的内侧的支撑板,支撑板呈长条形,其一端为直边,另一端为内凹式的半圆弧边;支撑板两两对称与侧板固定、且每侧的支撑板均是呈半圆弧边的一段相对设置,由此形成了用于放置垂直推进器的间隔,支撑板上设置有浮力件,在浮力件的上侧面上开设有多个孔,支撑板之间通过连接板固定,在连接板上固定有密封舱,密封舱的前端设置有摄像头,且密封舱的前端设置有透明密封盖。本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在自主式水下机器人或潜器搭载水下摄像头,可实现水下机器人对水中目标的识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设计机器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下机器人,其搭载有摄像系统。


技术介绍

1、国外对海洋技术开发较早,从上个世纪20世纪50年代起步,研发的auv主要用于水文调查、海上石油和天然气开发。如麻省理工学院海洋基金推出的奥德赛无人潜水器长主要用于勘测作业,其开发的奥德赛ii级自主水下航行器,利用多个水声定位系统在北极完成了导航测试,随后搭载商用声通信模块实现远程通信功能。karimanzira等在auv上搭载了导电率、溶氧等传感器,实现了大范围水质监测。rundtop等将超短基线定位系统和多普勒测速系统集成在auv上,通过试验验证了其在网箱检查中的性能。

2、我国的auv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自主研发取得初步成绩。中国的首艘自主式水下机器人为“探索者”号auv,问世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所、中国船舶总公司702所、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哈尔滨工程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等若干单位联合设计研制。2011年后中国构建了“探索系列”和“潜龙系列”两大auv技术体系,分别应用于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资源勘查这两大主要领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下机器人具有框体,所述框体具有设置在两侧的侧板(1)、设置在所述侧板(1)的内侧的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呈长条形,其一端为直边,另一端为内凹式的半圆弧边;所述支撑板(2)两两对称与所述侧板(1)固定、且每侧的所述支撑板(2)均是呈半圆弧边的一段相对设置,由此形成了用于放置垂直推进器(6)的间隔(5),所述支撑板(2)上设置有浮力件(3),在所述浮力件(3)的上侧面上开设有多个孔(4),所述支撑板(2)之间通过连接板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上固定有密封舱(8),所述密封舱(8)的前端设置有摄像头(9),且所述密封舱(8)的前端设置有透明密封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下机器人具有框体,所述框体具有设置在两侧的侧板(1)、设置在所述侧板(1)的内侧的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呈长条形,其一端为直边,另一端为内凹式的半圆弧边;所述支撑板(2)两两对称与所述侧板(1)固定、且每侧的所述支撑板(2)均是呈半圆弧边的一段相对设置,由此形成了用于放置垂直推进器(6)的间隔(5),所述支撑板(2)上设置有浮力件(3),在所述浮力件(3)的上侧面上开设有多个孔(4),所述支撑板(2)之间通过连接板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上固定有密封舱(8),所述密封舱(8)的前端设置有摄像头(9),且所述密封舱(8)的前端设置有透明密封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板(2)的下侧面均设置有水平推进器(12),所述水平推进器(12)的推进方向与所述水下机器人的前进方向呈45度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侧板(1)的外侧设置有照明灯(13),所述照明灯(13)的照射方向与所述水下机器人的前进方向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水平推进器(12)的下方设置有连接所述侧板(1)的横梁(11),在所述横梁(11)上固定连接有连杆(14),所述连杆(14)呈弧形,在所述连杆(14)的前侧固定有驱动电机(15),在所述驱动电机(15)的前侧设置有两个相互啮合的齿轮(16),所述驱动电机(15)所连接的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志谋陈梅芬季刚曾胜财陈明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