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模拟降雨侵蚀过程的观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48794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1 13:0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人工模拟降雨侵蚀过程的观测装置,包括供水装置、降雨装置、震动装置、两个支柱、实验槽放置架和支撑架,支撑架包括两个第一横杆、两个第二横杆和四个立杆,两个第一横杆和两个第二横杆呈矩形间隔平行固定设置,四个立杆固定安装于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的连接处,两个支柱分别平行安装在两个第二横杆下方,降雨装置位于支撑架的横杆与支柱之间安装在两个支柱上,震动装置与降雨装置在水平方向上连接,供水装置位于降雨装置的上方,实验槽放置架位于降雨装置的下方。本技术可解决雨滴大小不均匀,降雨强度不稳定以及雨滴动能不一致的问题,减小降雨模拟误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降雨模拟观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人工模拟降雨侵蚀过程的观测装置,属于降雨器。


技术介绍

1、在研究雨水的过程中,利用天然降雨来获取所需的降雨效果有很大的难度,试验周期较长,特别是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天然降雨的观测数据积累很慢,难以取得规律性的有效数据,往往不能满足生产和研究的需要。目前常见的喷嘴式降雨器通过喷嘴或喷孔将水喷射出来,使喷出的水在空气中分散成水滴形状后直接落入地面。而这样的模拟降雨方法常出现生成的雨滴大小不均匀,降雨强度不稳定以及雨滴动能不一致等问题,所得数据的参考价值大大降低,不能实现自然降雨的真实模拟,降雨模拟误差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为解决雨滴大小不均匀,降雨强度不稳定以及雨滴动能不一致的问题,减小降雨模拟误差,进而提出一种人工模拟降雨侵蚀过程的观测装置。

2、本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人工模拟降雨侵蚀过程的观测装置,包括供水装置、降雨装置、震动装置、两个支柱、实验槽放置架和支撑架,支撑架包括两个第一横杆、两个第二横杆和四个立杆,两个第一横杆和两个第二横杆呈矩形间隔平行固定设置,四个立杆固定安装于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的连接处,两个支柱分别平行安装在两个第二横杆下方,降雨装置位于支撑架的横杆与支柱之间安装在两个支柱上,震动装置与降雨装置在水平方向上连接,供水装置位于降雨装置的上方,实验槽放置架位于降雨装置的下方。

4、进一步的,降雨装置包括降雨箱,所述降雨箱的底壁下表面与两个支柱固定,所述降雨箱的底壁上表面布设有硅胶片,硅胶片上可拆卸地布设有多个注射器针头,所述降雨箱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水口,出水口内可拆卸的安装有与出水口相适形的胶塞。

5、进一步的,所述降雨箱的底壁为间隔平行设置的不锈钢管。

6、进一步的,出水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出水口在所述降雨箱的侧壁上呈多排设置,多排出水口等间距平行设置。

7、进一步的,出水口在所述降雨箱箱体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对称设置。

8、进一步的,所述降雨箱底壁的下表面与两个支柱之间分别各安装有两个滚轮,滚轮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宽度与支柱相适形。

9、进一步的,震动装置为电动伸缩杆安装在降雨箱的侧壁上。

10、进一步的,供水装置包括集水箱、供水管、流量调节阀和潜水泵,所述潜水泵安装在集水箱内部,供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潜水泵的输出端,供水管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降雨箱上,所述流量调节阀安装于供水管上。

11、进一步的,实验槽放置架可拆卸固定安装在四个立杆上。

12、进一步的,支柱两端可拆卸固定安装在两个立杆上方。

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4、1、通过震动装置的设置,推动降雨装置产生稳定震动,保证降雨过程中雨滴的均匀度,同时也防止雨滴击打同一位置对土样表面产生的破坏。

15、2、通过可拆卸的实验槽放置架的设置,不仅可以提高支撑架的稳定性,还可以通过分别调整高度,用于调节实验土样放置的位置、倾向和坡度,减小降雨模拟误差。

16、3、通过硅胶片、针头和不锈钢管的设置,利用改变针头型号来改变雨滴的大小及雨滴动能,利用改变针头的排列方式来改变降雨的密集程度,以获得不同密度的模拟降雨。

17、4、通过出水口、胶塞、滚轮和可拆卸支柱的设置,可分别调节两个支柱的高度以及需要使用出水口的高度,保证降雨强度稳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工模拟降雨侵蚀过程的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水装置(1)、降雨装置(2)、震动装置(3)、两个支柱(4)、实验槽放置架(5)和支撑架(6),支撑架(6)包括两个第一横杆(61)、两个第二横杆(62)和四个立杆(63),两个第一横杆(61)和两个第二横杆(62)呈矩形间隔平行固定设置,四个立杆(63)固定安装于第一横杆(61)和第二横杆(62)的连接处,两个支柱(4)分别平行安装在两个第二横杆(62)下方,降雨装置(2)位于支撑架(6)的横杆与支柱(4)之间安装在两个支柱(4)上,震动装置(3)与降雨装置(2)在水平方向上连接,供水装置(1)位于降雨装置(2)的上方,实验槽放置架(5)位于降雨装置(2)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模拟降雨侵蚀过程的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降雨装置(2)包括降雨箱,所述降雨箱的底壁下表面与两个支柱(4)固定,所述降雨箱的底壁上表面布设有硅胶片(22),硅胶片(22)上可拆卸地布设有多个注射器针头,所述降雨箱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水口(23),出水口(23)内可拆卸的安装有与出水口(23)相适形的胶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人工模拟降雨侵蚀过程的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雨箱的底壁为间隔平行设置的不锈钢管(2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人工模拟降雨侵蚀过程的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出水口(2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出水口(23)在所述降雨箱的侧壁上呈多排设置,多排出水口(23)等间距平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人工模拟降雨侵蚀过程的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出水口(23)在所述降雨箱箱体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人工模拟降雨侵蚀过程的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雨箱底壁的下表面与两个支柱(4)之间分别各安装有两个滚轮(24),滚轮(24)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宽度与支柱(4)相适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人工模拟降雨侵蚀过程的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震动装置(3)为电动伸缩杆安装在所述降雨箱的侧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模拟降雨侵蚀过程的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供水装置(1)包括集水箱(11)、供水管(12)、流量调节阀和潜水泵,所述潜水泵安装在集水箱(11)内部,供水管(1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潜水泵的输出端,供水管(12)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降雨箱上,所述流量调节阀安装于供水管(12)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模拟降雨侵蚀过程的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实验槽放置架(5)可拆卸固定安装在四个立杆(63)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模拟降雨侵蚀过程的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柱(4)两端可拆卸固定安装在两个立杆(63)上方。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模拟降雨侵蚀过程的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水装置(1)、降雨装置(2)、震动装置(3)、两个支柱(4)、实验槽放置架(5)和支撑架(6),支撑架(6)包括两个第一横杆(61)、两个第二横杆(62)和四个立杆(63),两个第一横杆(61)和两个第二横杆(62)呈矩形间隔平行固定设置,四个立杆(63)固定安装于第一横杆(61)和第二横杆(62)的连接处,两个支柱(4)分别平行安装在两个第二横杆(62)下方,降雨装置(2)位于支撑架(6)的横杆与支柱(4)之间安装在两个支柱(4)上,震动装置(3)与降雨装置(2)在水平方向上连接,供水装置(1)位于降雨装置(2)的上方,实验槽放置架(5)位于降雨装置(2)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模拟降雨侵蚀过程的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降雨装置(2)包括降雨箱,所述降雨箱的底壁下表面与两个支柱(4)固定,所述降雨箱的底壁上表面布设有硅胶片(22),硅胶片(22)上可拆卸地布设有多个注射器针头,所述降雨箱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水口(23),出水口(23)内可拆卸的安装有与出水口(23)相适形的胶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人工模拟降雨侵蚀过程的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雨箱的底壁为间隔平行设置的不锈钢管(2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人工模拟降雨侵蚀过程的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出水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玉邵帅雷涵喆张晓娅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