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48639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1 13:05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运输装置,其包括机壳、设置在容纳腔内的支撑件和两个抵接部,极卷通过其中心通孔套设在支撑件上,支撑件沿极卷的轴向延伸设置;两个抵接部均设置在支撑件上并沿极卷的轴向间隔分布,两个抵接部分别与套设在支撑件上的极卷的两个卡挡部一一对应地抵接;两个抵接部中的至少一个沿支撑件的延伸方向位置可调节地设置,以用于适配不同轴向长度的极卷。本申请的运输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极卷与支撑轴相对固定的结构的通用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极卷运输,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运输装置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在对极卷进行运输时,采用木箱装纳极卷;极卷挂在支撑轴上,支撑轴的一端与木箱固定连接。

2、采用上述运输方式,由于极卷较重,极卷在运输过程会大幅度晃动,且晃动力较大,导致极卷朝靠近木箱的箱壁的方向移动,会导致极卷撞上木箱,造成极卷的损伤。

3、通过保证极卷与支撑轴的相对固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极卷的晃动,但是,现有技术中使极卷与支撑轴相对固定的结构只能适用于一种轴向长度的极卷,难以将不适配的轴向长度的极卷与支撑轴相对固定,导致通用性较差。

4、另外,木箱内部的密闭性较差,如果运输时间过长,会导致木箱内的极卷发生严重的氧化还原反应。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输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使极卷与支撑轴相对固定的结构的通用性较差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运输极卷的运输装置,极卷包括极卷本体和绕设件,绕设件具有中心通孔;沿极卷的轴向,绕设件具有间隔分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运输装置,用于运输极卷(200),所述极卷(200)包括极卷本体(210)和绕设件(220),所述绕设件(220)具有中心通孔(230);沿所述极卷(200)的轴向,所述绕设件(220)具有间隔分布的两个卡挡部(240);所述极卷本体(210)缠绕在所述绕设件(220)上并位于两个所述卡挡部(240)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装置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抵接部(50)分别为第一抵接部(51)和第二抵接部(52);沿所述极卷(200)的轴向,所述第一抵接部(51)位于所述极卷(200)的外侧,所述第二抵接部(52)位于所述极卷(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输装置,用于运输极卷(200),所述极卷(200)包括极卷本体(210)和绕设件(220),所述绕设件(220)具有中心通孔(230);沿所述极卷(200)的轴向,所述绕设件(220)具有间隔分布的两个卡挡部(240);所述极卷本体(210)缠绕在所述绕设件(220)上并位于两个所述卡挡部(240)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装置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抵接部(50)分别为第一抵接部(51)和第二抵接部(52);沿所述极卷(200)的轴向,所述第一抵接部(51)位于所述极卷(200)的外侧,所述第二抵接部(52)位于所述极卷(200)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支撑件(40)的延伸方向,所述支撑件(40)具有依次设置的多个穿设位置;所述第一抵接部(51)可选择地穿设在其中一个所述穿设位置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40)上开设有条形槽(42),所述条形槽(4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支撑件(40)的延伸方向平行或相同;沿所述条形槽(42)的延伸方向,所述条形槽(42)的槽底壁上开设有多个穿设孔,每个所述穿设孔形成一个所述穿设位置。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富周尧高浚程钟路军邓晓航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科创锂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