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动静刚度比液体复合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48536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1 1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动静刚度比液体复合节点,包括中部具有芯轴球的芯轴、环绕芯轴球硫化粘接的橡胶层、在橡胶层外周与橡胶层硫化粘接的内套体,在液体复合节点的前后两侧的内套体内分别设置腔底和腔周壁为橡胶层的前型腔和后型腔;在芯轴球上设有连通前型腔和后型腔的流道,在前型腔、后型腔和流道内充满液体;所述前型腔和后型腔的中部为大刚度区,二者腔底两侧端分别作径向沉落形成左侧压槽和右侧压槽,所述左侧压槽所在区域和右侧压槽所在区域分别为左小刚度区和右小刚度区;在内套体左右两侧内壁分别设有插入左侧压槽和右侧压槽的左限流凸起,由左限流凸起分别减小大刚度区与左小刚度区和右小刚度区之间的流量截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动静刚度比液体复合节点,属于列车转向架转臂关节。


技术介绍

1、列车转向架与转臂连接的液体复合节点,是列车转向架与转臂之间的连接关节。由于转臂终端连接的是轮对轴箱,列车的牵引力和制动力皆由此关节承受,因此液体复合节点主要承受沿列车运行方向的纵向载荷。

2、目前,随着轨道交通的高速发展,列车运行速度越来越快,由于受道路不平顺的影响,轨道极为微小的起伏都会对高速运行的列车造成高频载荷冲击而引起高频振动。此外,列车高速运行时通过桥梁、隧道等外部因素的激扰也会引起高频振动。

3、根据动力学要求转臂关节在直线高速运行(产生高频振动)时,须提供较大的沿运行方向上的径向刚度来保证运行稳定性,以提高临界速度;在过曲线(产生低频大振幅)时,提供较小的刚度性能保证过曲线性能,减小磨耗,因为刚度小时液体复合节点较容易偏扭转,使转臂较易于摆动,车轮能够适应性的减小与轨道的冲角,从而降低磨耗。这种高频振动时所要求的刚度为业内所称的动刚度,而低频振动时所要求的刚度为业内所称的静刚度。由于普通关节难以实现大的动静刚度比,需要使用同时具备上述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动静刚度比液体复合节点,包括中部具有芯轴球(101)的芯轴(1)、环绕芯轴球(101)硫化粘接的橡胶层(2)、在橡胶层(2)外周与橡胶层硫化粘接的内套体(3),其特征在于:在液体复合节点的前后两侧的内套体(3)内分别设置腔底和腔周壁为橡胶层(2)的前型腔(5)和后型腔(6);在芯轴球(101)上设有连通前型腔(5)和后型腔(6)的流道(7),在前型腔(5)、后型腔(6)和流道(7)内充满液体;所述前型腔(5)和后型腔(6)的中部为大刚度区(8),二者腔底两侧端分别作径向沉落形成左侧压槽(13)和右侧压槽(14),所述左侧压槽(13)所在区域和右侧压槽(14)所在区域分别为左小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动静刚度比液体复合节点,包括中部具有芯轴球(101)的芯轴(1)、环绕芯轴球(101)硫化粘接的橡胶层(2)、在橡胶层(2)外周与橡胶层硫化粘接的内套体(3),其特征在于:在液体复合节点的前后两侧的内套体(3)内分别设置腔底和腔周壁为橡胶层(2)的前型腔(5)和后型腔(6);在芯轴球(101)上设有连通前型腔(5)和后型腔(6)的流道(7),在前型腔(5)、后型腔(6)和流道(7)内充满液体;所述前型腔(5)和后型腔(6)的中部为大刚度区(8),二者腔底两侧端分别作径向沉落形成左侧压槽(13)和右侧压槽(14),所述左侧压槽(13)所在区域和右侧压槽(14)所在区域分别为左小刚度区(9)和右小刚度区(10);在内套体(3)左右两侧内壁分别设有插入左侧压槽(13)和右侧压槽(14)的左限流凸起(11)和右限流凸起(12),由左限流凸起(11)和右限流凸起(12)分别减小大刚度区(8)与左小刚度区(9)之间的流量截面以及大刚度区(8)与右小刚度区(10)之间的液体流量截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动静刚度比液体复合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的芯轴球(101)中部的前后外周为圆柱面,使前型腔(5)和后型腔(6)中部腔底的橡胶层(2)的中央区域为厚度均匀的中部均匀区(2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动静刚度比液体复合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体(3)的左右两端分别向内收拢形成左挡圈(303)和右挡圈(304),左挡圈(303)内壁为向左倾斜的左止挡内锥面,右挡圈(304)内壁为向右倾斜的右止挡内锥面;所述芯轴球(101)两端的端面为分别与左止挡内锥面和右止挡内锥面对应的芯轴球左外锥面和芯轴球右外锥面,左止挡内锥面与左止挡内锥面之间的橡胶层为橡胶层左压胀端(201),右止挡内锥面与右止挡内锥面之间的橡胶层为橡胶层右压胀端(202);所述内套体(3)的左右两端与芯轴(1)之间有间距,形成能够使橡胶层左压胀端(201)向左胀出的左压胀空间(15)和能够使橡胶层右压胀端(202)向右胀出的右压胀空间(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动静刚度比液体复合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型腔(5)和后型腔(6)的设置是在液体复合节点的前后两侧的内套体(3)上开设前框口和后框口,在前框口和后框口上分别设置前密封盖板(301)和后密封盖板(302),由前密封盖板(301)、前框口与橡胶层(2)形成前型腔(5),由后密封盖板(302)、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波罗俊林立钿陈俊辉唐运轮张玉祥王峰宇曾先会钟威周娟周弘毅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