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志潮专利>正文

一种取暖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48524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取暖炉,包括有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燃料盒、燃料盒底部的加热装置、分隔板、料箱以及料箱下方的送料机构,其中,分隔板包括自上而下连接的底部向下倾斜的第一部分、底部向前侧倾斜的第三部分、底部向后侧倾斜的第四部分以及连接第一、三部分的第二部分,其中,第三部分开有开口,而第四部分的底部就位于燃料盒的后侧,并且,壳体内部下方还设置有一排烟风机,该排烟风机具有位于分隔板中第四部分后侧的吸烟管,该吸烟管的进风口就与分隔板中第三部分的开口相连通,该排烟风机还具有端部朝向壳体后部的排烟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取暖炉能有效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降低耗电功率及噪音,有效降低有害气体排放量。(*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取暖炉,尤其指一种采用颗粒燃料的取暖炉。
技术介绍
由于原始的壁炉等取暖炉,需要人工照看火候,并需要及时的添加燃料,还存在一 定的安全隐患,给人们带来一些不便,而且重要的一点是,这种取暖炉较多的热量直接 从烟道流失,造成能源浪费,且取暖效果不佳。由此, 一种由原始的壁炉演变而来的能 自动加料、可持续燃烧且热量利用率较高的取暖炉应运而生,因其使用方便、无需照看、 安全可靠,有些甚至可以移动,增加使用灵活性,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如专利号 为ZL00221979.4 (公告号为CN2462247Y)的中国技术专利《颗粒燃料取暖炉》就 公开了这么一种采用颗粒燃料的取暖炉。该取暖炉包括有炉体、设置在炉体后部的料箱 及其加料机、炉体底部的进风管、炉体前后部之间的进风箱、炉体前部下方的燃料盒、 燃料盒上方的炉膛、送、引风机及热交换管,其中,热交换管安置在炉体内对应炉膛出 口的上方,该热交换管至少为两排,且相邻两排的各热交换管交错排列,各排各热交换管 的后端均与进风箱连接,它们的前端均穿出炉体,将热空气送至室内。实际工作时,加料 机将料箱内的颗粒燃料输送到燃料盒内,燃料盒内的燃料随之被加热而充分燃烧,而热 交换管通过送、引风机输送的流通空气而将热量带到炉体前方的室内。虽然己知市场上较好的采用颗粒燃料的取暖炉,其燃烧效率己经达到85%左右, 平均耗电功率150W左右,但这些取暖炉结构设计还不够合理,燃料燃尽后的灰尘会持 续的沉积在燃料盒中,给燃烧新填充的燃料造成阻碍,增加加热装置的功耗,也明显降 低颗粒燃料的燃烧效率,继而使得取暖炉排放的气体有害成分较高,同时,噪音太大、 平均耗电功率也过高。另一方面,现有的取暖炉,是通过计算加料机单次输送到燃料盒内的燃料,充分燃 尽所需的时间,来设置加料机的工作周期,该加料机的工作周期以及燃料盒内燃料的加 热、燃烧速度是固定的,产品在出厂后,就无法改变这些技术参数,而这些技术参数直 接关系到取暖炉工作时炉膛的温度,因此,现有取暖炉中炉膛的工作温度是单一的,是 无法根据实际需要而智能控制、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有效提 高燃料的燃烧效率、降低耗电功率及噪音、有效降低有害气体排放量的取暖炉。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智能控制温度的取暖炉。本技术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取暖炉,包括有壳体 和设置在壳体内的如下部件一设置在壳体内部空间中的前部下方的燃料盒;一设置在燃料盒底部的加热装置;一设置在燃料盒上方及后侧的分隔板,该分隔板将燃料盒上方的空间分隔成一炉膛;一设置在壳体内部空间中的后部上方的料箱,该料箱具有倾斜的底面,并且在料箱 底面的最底处开有落料口 ,所述壳体在对应料箱上方的位置开有加料口 ;一设置在料箱下方的送料机构,该送料机构的输入部正对所述料箱底面的落料口, 而该送料机构的输出部穿过所述的分隔板而正对燃料盒的上方,而使从送料机构送出的 燃料正好可以落入到该燃料盒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隔板包括自上而下连接的底部向下倾斜的第一部分、底部向前侧倾斜的第 三部分、底部向后侧倾斜的第四部分以及连接第一、三部分的第二部分,其中,第三部 分开有开口,而第四部分的底部就位于所述燃料盒的后侧;同时,所述壳体内部下方还设置有一排烟风机,该排烟风机具有位于所述分隔板中 第四部分后侧的吸烟管,并且,该吸烟管的进风口就与所述分隔板中第三部分的开口相 连通,该排烟风机还具有端部朝向所述壳体后部的排烟管。其中,每一部分倾斜设置的分隔板,利于在炉膛内形成空气压差,而吸烟管的进风 口朝向炉膛的顶部后侧,再配合排烟风机的工作,使炉膛内形成自底向上流动方向的气 流,烟气最后经过吸烟管、排烟管而排出壳体之外,这样,燃料盒内的颗粒燃料在燃烧 时,由于烟气的及时排出而使得火焰更旺,燃烧更充分,而且火焰跟着该气流而动,成 盘旋状在炉膛内向上窜动,非常漂亮,最重要的一点是,流动的气流会把颗粒燃料燃尽 后的灰尘吹出燃料盒,漂散在炉膛内,配合倾斜设置的分隔板,即炉膛具有倾斜的侧壁, 灰尘会沉淀在壳体下方,从而防止了燃尽的灰尘滞留在燃料盒中而影响下次添加的燃料 的燃烧效率,大幅降低了取暖器的能耗,非常适于实际应用。为能集中收集燃尽后的灰尘,使壳体内部能始终保持洁净,所述燃料盒的下方还可 以设置有灰斗,与该灰斗对应的所述壳体的正面上,还设置有灰斗炉门,用以及时处理 灰斗内的灰尘。由于吸烟管内的气流具有较高的热量,使得吸烟管也具有较高的热能,为利用该吸5烟管所带的热能而使室内更加暖和,所述壳体正面的顶部可以开有出热气口,所述吸烟 管的后侧还可以设置有一排热风机、以及一开口朝向所述壳体上出热气口的排热通道, 而将吸烟管上的热气吹向所述壳体的出热气口,改善了传统取暖器热能利用率不高的不 足;为尽可能的提高吸烟管上的热量利用率,所述的吸烟管可以设置有多根,并且,每 根吸烟管底部向后倾斜设置,倾斜设置的吸烟管使吸烟管的长度得到尽可能的增长,加 强了散热效果。为进一步解决上述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所述的取暖器还可以包括有一炉膛温度传感 器,其信号获取端伸入到所述炉膛内;以及一集成控制块,该集成控制块包括有集成电路板和设置在集成电路板上的中央 处理器、存储器、电源输入插口、供所述加热装置的电源线插接的第一插口、供所述送 料机构中电机的电源线插接的第二插口、用以连接炉膛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的第四 接口。在存储器内存储用以控制集成电路板工作的程序,实时根据炉膛温度传感器所获得 的数据来控制各电机的工作,通过程序能柔性调节各电机以及温度传感器的参数,该集 成电路板可以采用PCB线路板制作,而该存储器采用电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EEPROM),以灵活改变取暖器的工作模式。作为进一步改进,结合集成控制块的功能模块,所述集成控制块上还可以设置有供 所述排烟风机中电机的电源线插接的第三插口 ,该排烟风机通过集成控制块统一控制其 开启和关闭以及工作的功率。为能感应室内温度而实现对取暖炉的操控,所述壳体外还可以设置有一室内温度传 感器,该室内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获取端放置在壳体之外,而所述集成控制块还包括用以 连接室内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的第五接口。为方便使用者随时调节、控制取暖器中的炉膛或者室内的温度、取暖器的工作模式 等,所述集成控制块还可以包括一带显示装置的操作面板,通过该操作面板, 一则直观 的向使用者显示取暖炉中各个机构的工作状态,二则使使用者可通过该人机交互界面直 观的操作取暖炉的工作。其中,所述的燃料颗粒通常由锯木屑经加工压制而成,长度6到30毫米左右,常 见的直径有6毫米、8毫米两种规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改进了传统颗粒燃料取暖火炉耗电高、噪音大的弊端, 通过特殊设计的分隔板配合排烟风机的工作,使炉膛内形成自底向上流动方向的气流, 达到二次燃烧效果,同时使炉膛内的烟气能及时排出到壳体之外,从而使得燃料的燃烧 火焰更旺,燃烧更充分,有效提高了燃料的燃烧效率(燃烧效率》90%),并且,也有效 降低了 CO、 S02有害气体的排放,流动的气流防止了燃尽的灰尘滞留在燃料盒中而影响下次添加的燃料的燃烧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取暖炉,包括有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如下部件: 一设置在壳体内部空间中的前部下方的燃料盒; 一设置在燃料盒底部的加热装置; 一设置在燃料盒上方及后侧的分隔板,该分隔板将燃料盒上方的空间分隔成一炉膛; 一设置在壳体内部空间中的后部上方的料箱,该料箱具有倾斜的底面,并且在料箱底面的最底处开有落料口,所述壳体在对应料箱上方的位置开有加料口; 一设置在料箱下方的送料机构,该送料机构的输入部正对所述料箱底面的落料口,而该送料机构的输出部穿过所述的分隔板而正对燃料盒的上方,而使从送料机构送出的燃料正好可以落入到该燃料盒内;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分隔板包括自上而下连接的底部向下倾斜的第一部分、底部向前侧倾斜的第三部分、底部向后侧倾斜的第四部分以及连接第一、三部分的第二部分,其中,第三部分开有开口,而第四部分的底部就位于所述燃料盒的后侧; 同时,所述壳体内部下方还设置有一排烟风机,该排烟风机具有位于所述分隔板中第四部分后侧的吸烟管,并且,该吸烟管的进风口就与所述分隔板中第三部分的开口相连通,该排烟风机还具有端部朝向所述壳体后部的排烟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取暖炉,包括有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如下部件一设置在壳体内部空间中的前部下方的燃料盒;一设置在燃料盒底部的加热装置;一设置在燃料盒上方及后侧的分隔板,该分隔板将燃料盒上方的空间分隔成一炉膛;一设置在壳体内部空间中的后部上方的料箱,该料箱具有倾斜的底面,并且在料箱底面的最底处开有落料口,所述壳体在对应料箱上方的位置开有加料口;一设置在料箱下方的送料机构,该送料机构的输入部正对所述料箱底面的落料口,而该送料机构的输出部穿过所述的分隔板而正对燃料盒的上方,而使从送料机构送出的燃料正好可以落入到该燃料盒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隔板包括自上而下连接的底部向下倾斜的第一部分、底部向前侧倾斜的第三部分、底部向后侧倾斜的第四部分以及连接第一、三部分的第二部分,其中,第三部分开有开口,而第四部分的底部就位于所述燃料盒的后侧;同时,所述壳体内部下方还设置有一排烟风机,该排烟风机具有位于所述分隔板中第四部分后侧的吸烟管,并且,该吸烟管的进风口就与所述分隔板中第三部分的开口相连通,该排烟风机还具有端部朝向所述壳体后部的排烟管。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盒的下方设置有灰斗,与该灰斗对应的所述壳体的正面上,还设置有灰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潮
申请(专利权)人:王志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