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BCC型储氢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42485172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1 1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BCC型储氢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具体涉及储氢合金领域,元素组成包括:Ti<subgt;v</subgt;Cr<subgt;w</subgt;Mo<subgt;x</subgt;(V<subgt;80</subgt;Fe)<subgt;y</subgt;RE<subgt;z</subgt;;其中,RE包括La、Ce、Y、Nd、Sc、Pr、Sm或Lu中的1种或至少2种的组合,z为Ti、Cr、Mo和V<subgt;80</subgt;Fe总质量的0‑5%;以摩尔量计,v=0.2‑0.6,w=0.25‑0.65,0.02≤x≤0.1,0.02≤y≤0.1。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储氢合金中通过引入V<subgt;80</subgt;Fe和掺杂稀土元素,开发了储氢量高、成本大幅度降低的BCC相储氢合金,最大吸氢量达到了3.65wt%,最大可逆储氢容量达到了2.75wt%,放氢平台压在0.01‑0.5MPa之间,有效储氢量高达2.56w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储氢合金,具体涉及一种bcc型储氢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介绍

1、目前,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二次再生能源,是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其高效利用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储氢方式按照氢气的储运形式可分为高压气态储氢、低温液态储氢和固态储氢,相比气态和液态储氢,安全高效的固体储氢材料通过氢气与储氢材料以物理或化学方式结合来实现氢气的储存,能有效克服气、液两种储存方式的不足,有望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

2、v基bcc储氢合金在常温下就能进行吸放氢,且理论储氢容量高达3.8wt%,引起研究者们广大的关注,金属v具有bcc结构,晶格常数为0.3027nm,其在常温下会与氢反应生成v2h、vh和vh2等多种氢化物,存在两个平台,第一个平台对应固溶体氢化物α相向β1相(v2h)转变,但v2h太稳定,其分解压仅为0.001bar,在常温常压下不会分解,第二个平台对应于β2相(vh)向γ相vh2相转变,γ相不太稳定,在室温0.3mpa下就可以分解,因此纯矾合金吸氢后只能释放出一半的氢能,约为1.96wt%左右,目前,v基bcc结构合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BCC型储氢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BCC型储氢合金的元素组成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BCC型储氢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BCC型储氢合金的元素组成中v=0.4-0.45,w=0.45-0.5,x=0.04-0.08,y=0.02-0.08,z为1-5%。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BCC型储氢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炼开始前包括对熔炼装置进行抽真空处理。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炼的温度为3300-3600℃;

6.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bcc型储氢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bcc型储氢合金的元素组成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bcc型储氢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bcc型储氢合金的元素组成中v=0.4-0.45,w=0.45-0.5,x=0.04-0.08,y=0.02-0.08,z为1-5%。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bcc型储氢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炼开始前包括对熔炼装置进行抽真空处理。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庆军李松松胡华舟马传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