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碎岩的定向钻进装备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48507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1 1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碎岩的定向钻进装备,行走单元上设置有旋转盘,行走单元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旋转盘转动的第一动力单元;旋转盘后半段的上端设置有两根相互平行的第一导向杆,旋转盘的上方设置有横杆,横杆的两侧分别滑动套设在各第一导向杆上,旋转盘的上端设置有用于驱动横杆上下移动的第二动力单元;横杆的上端与调节座的下端活动连接;各摆动杆的下端与旋转盘铰接,各摆动杆分别与旋转盘的左侧滑动连接;摆动杆与第一导向杆之间设置有顶升单元,顶升单元设置在旋转盘上,顶升单元的输出端与调节座的左侧下端铰接,并用于驱动调节座运动;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提高稳定性、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使用方便和不易损坏等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定向钻进装备,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复合碎岩的定向钻进装备及方法


技术介绍

1、煤层气,俗称瓦斯,是一种储存在煤层中的烃类气体,可以有效地填补气源不足的缺口,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煤与瓦斯突出煤层逐渐增多。瓦斯抽采仍是尚未有效解决的重大难题,通过现有的设备进行钻进一方面,稳定性不高,使其在钻进的过程中导致钻孔偏差;另一方面,由于钻孔深浅不同,从而会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长度的钻杆,但是现有设备不易对钻杆的长度进行加减,加减难度大且费时费力;再一方面,现有设备在钻进时,无法对钻进的角度和高低进行调整,从而无法满足不同的使用场景需求,适应性较差。

2、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复合碎岩的定向钻进装备及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复合碎岩的定向钻进装备及方法。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碎岩的定向钻进装备,包括行走单元,所述行走单元上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碎岩的定向钻进装备,其特征是:包括行走单元(1),所述行走单元(1)上设置有旋转盘(2),所述行走单元(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旋转盘(2)转动的第一动力单元(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碎岩的定向钻进装备,其特征是:所述行走单元(1)包括底座(23),所述旋转盘(2)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底座(23)的上端,所述第一动力单元(3)为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设置在所述底座(23)的下端,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旋转轴(27)的下端连接,所述旋转轴(27)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底座(23)上,所述旋转轴(27)的上端与所述旋转盘(2)的下端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旋转盘(2)转动,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碎岩的定向钻进装备,其特征是:包括行走单元(1),所述行走单元(1)上设置有旋转盘(2),所述行走单元(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旋转盘(2)转动的第一动力单元(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碎岩的定向钻进装备,其特征是:所述行走单元(1)包括底座(23),所述旋转盘(2)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底座(23)的上端,所述第一动力单元(3)为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设置在所述底座(23)的下端,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旋转轴(27)的下端连接,所述旋转轴(27)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底座(23)上,所述旋转轴(27)的上端与所述旋转盘(2)的下端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旋转盘(2)转动,所述底座(23)的下端设置有若干个履带轮(20),位于同一侧的履带轮(20)分别与各履带(21)配合使用,各所述履带轮(20)通过设置在底座(23)下端的动力源进行驱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碎岩的定向钻进装备,其特征是:各所述履带轮(20)的两侧均设置有防护板(22),各所述防护板(22)的内侧与各所述履带轮(20)间隔设置,各所述防护板(22)的上端与所述底座(23)可拆卸连接,各所述防护板(22)上均开设有若干个开口(26),所述底座(23)的四个角均设置有作业灯(28)。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碎岩的定向钻进装备,其特征是:其中至少一个第一导向杆(5)的外侧设置有加强柱(30),所述加强柱(30)的上端可拆卸地设置有连接块(31),所述连接块(31)通过螺钉与所述第一导向杆(5)的上端连接,所述加强柱(30)的内侧具有平面段(32),沿所述平面段(32)的高度方向开设有导向槽(35),所述横杆(6)的一侧套设在所述第一导向杆(5)上,并通过所述导向槽(35)与所述加强柱(30)滑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碎岩的定向钻进装备,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动力单元(7)为油缸,所述第二动力单元(7)的下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旋转盘(2)上,所述第二动力单元(7)的输出端与所述横杆(6)的下端连接,所述横杆(6)的上端设置有两个支承座(37),各所述支承座(37)之间设置有定位杆(38),所述定位杆(38)的两端分别与各所述支承座(37)拆卸连接,所述定位杆(38)上转动套设有旋转座(50),所述旋转座(50)的上端与所述调节座(8)的下端铰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云奇于红张帆吴金刚郭兵兵李泽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