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技术的倒梯形幕墙深化设计方法、介质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48418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1 13:03
基于BI M技术的倒梯形幕墙深化设计方法、介质及系统,涉及倒梯形幕墙深化设计技术领域,包括根据建筑的结构以及尺寸数据构建出对应的风荷载分析模型并构建仿真环境进行仿真,获取风荷载分析模型中建筑外围幕墙各处受到的风荷载数值的极值、检测幕墙的形变数据,在形变数据超过设定的阈值时,对超过阈值的区域分别进行标记、分析标记区域的结构,对标记区域的结构分别进行优化等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可相对准确的得到幕墙在自然环境下各处的风荷载的分布以及大小,并根据得到的风荷载对倒梯形幕墙的结构进行精细化调整,同时采用计算机进行仿真计算在节省时间的同时还能更精细化的得到倒梯形幕墙上的风荷载分布,便于对倒梯形幕墙的结构进行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倒梯形幕墙深化设计,具体涉及基于bim技术的倒梯形幕墙深化设计方法、介质及系统。


技术介绍

1、倒梯形幕墙作为一种独特的建筑外立面形式,以其独特的造型和视觉冲击力,为城市天际线增添了新的风景线。然而,这种幕墙形式的设计与实施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技术挑战,其中风荷载的影响尤为关键。

2、风荷载是指风作用在建筑物表面上的力,对于倒梯形幕墙而言,由于其特殊的形状和构造,风荷载的影响尤为显著。风荷载在幕墙的不同位置产生不同大小和方向的力。这些力不仅会对幕墙的结构稳定性产生影响,还会导致幕墙的变形,严重情况下还可能出现开裂甚至脱落的问题,严重威胁建筑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目前在设计倒梯形幕墙的过程中需要进行风荷载计算以结构优化,采用的方法为由相关单位对设计师设计的建筑进行风洞试验根据计算得到的幕墙上的风荷载的分布来对结构进行加强优化,但是上述实施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1、不能精确获取幕墙风荷载的分布以及大小;以及实验过程的模拟的风速和风向与实际环境存在较大区别,导致计算出来的风荷载数值不能完全反映幕墙所受到的风荷载,致使不能对幕墙结构进行精细的调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BIM技术的倒梯形幕墙深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倒梯形幕墙深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风荷载模型包括设置在建筑外围幕墙上的数据采集器,具体设置步骤如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倒梯形幕墙深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数据计算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倒梯形幕墙深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对获取建筑外围幕墙各处受到的风荷载数值进行分类,将风荷载数值大于第一阈值的风荷载数值定义为强风荷载,将小于第一阈值大于第二阈值的风荷载数值定义为弱风荷载,将小于第二阈值...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bim技术的倒梯形幕墙深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倒梯形幕墙深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风荷载模型包括设置在建筑外围幕墙上的数据采集器,具体设置步骤如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倒梯形幕墙深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数据计算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倒梯形幕墙深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对获取建筑外围幕墙各处受到的风荷载数值进行分类,将风荷载数值大于第一阈值的风荷载数值定义为强风荷载,将小于第一阈值大于第二阈值的风荷载数值定义为弱风荷载,将小于第二阈值的风荷载数值定义为安全荷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倒梯形幕墙深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弱风荷载处幕墙的形变数据,在形变数据超过第三阈值时,对当前区域进行弱标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学军杨勇军马万军张颖洪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