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介质渗流模型,具体为基质-天然裂缝双重介质渗流模型的求解方法。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的,公开号为cn113642272a公开了一种页岩油气藏渗流-水平井筒流动耦合模型建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设定页岩油气藏水平井水压裂形成了m条裂缝;建立基质—天然裂缝渗流模型;建立天然裂缝—人工裂缝渗流模型;建立人工裂缝—井筒渗流模型;建立水平井筒流动模型;根据压力的连续性及质量守恒定理,建立页岩油气藏渗流-水平井筒流动耦合模型。本专利技术通过建立三种渗流模型和一个流动模型,最终实现对页岩油气藏渗流-水平井筒流动进行模型建立,从而可以在实际中可以根据时间的变化实时的对页岩油气藏情况进行计算。
2、但是,还存在如下不足:上述的方案没有将裂缝和断层纳入对地下水渗流的影响,但是裂缝和断层是页岩油气藏中重要的渗流通道,裂缝和断层作为介质中的缝隙和破碎带,对地下水渗流具有显著的影响,可能会改变渗流通道的方向、速度和路径,裂缝和断层的存在会导致地下水渗流通道的不均匀性和非均质性,以及介质渗流模型的不完整,继而导致地下水的流向、流速和水位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质-天然裂缝双重介质渗流模型的求解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质-天然裂缝双重介质渗流模型的求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采集的基质系统和裂缝系统的孔隙度、任一压力时压裂返排液的密度、裂缝介质和岩块介质间的窜流量以及时间数据,构建基质系统的连续性方程,依据的公式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质-天然裂缝双重介质渗流模型的求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基质系统的压裂返排液的渗流速度的运动方程,依据的公式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质-天然裂缝双重介质渗流模型的求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基质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质-天然裂缝双重介质渗流模型的求解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质-天然裂缝双重介质渗流模型的求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采集的基质系统和裂缝系统的孔隙度、任一压力时压裂返排液的密度、裂缝介质和岩块介质间的窜流量以及时间数据,构建基质系统的连续性方程,依据的公式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质-天然裂缝双重介质渗流模型的求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基质系统的压裂返排液的渗流速度的运动方程,依据的公式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质-天然裂缝双重介质渗流模型的求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基质系统的压裂返排液的密度的状态方程,并通过麦克劳林级数展开,获取压力为时,基质系统的孔隙度的状态方程,依据的公式如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质-天然裂缝双重介质渗流模型的求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基质系统的压裂返排液的密度的状态方程,并通过麦克劳林级数展开,获取压力为时,基质系统的孔隙度的状态方程,依据的公式如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义升,罗盛源,董晓旭,李佳豪,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石油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