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筒机卷绕防叠控制方法、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络筒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48039 阅读:2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络筒机卷绕防叠控制方法、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络筒机,其中,络筒机卷绕防叠控制方法包括:检测络筒机的卷绕比,根据所述卷绕比判断络筒机是否位于重叠卷绕区间内,当络筒机位于所述重叠卷绕区间内时,改变槽筒的转动速度和/或改变筒纱与槽筒之间的接触压力。本发明专利技术对各种摩擦系数的纺纱品种均能起到很好的防叠作用,通用性很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络筒机防叠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络筒机卷绕防叠控制方法、装置 及包括该装置的络筒机。
技术介绍
络筒作为织造准备阶段的第一道工序,两个主要目的一是将小容量的管纱或绞 纱制成容量大、密度均勻、成形良好的筒子;二是通过络筒过程检查纱线直径,消除纱线上 的杂质、粗细节、尘屑等疵点,以使条干均勻,保证织造时良好的织物外观效应。为了达到筒纱成型良好的目的,络筒机可以采用平行卷绕或者交叉卷绕。但平行 卷绕方式下每层绕纱圈数多,密度大,纱圈不容易稳固在筒纱两端,容易脱落,在后道工序 退绕时只能从切线方向退绕。而交叉卷绕方式筒纱的各层纱圈交叉并且有一定间隙,外层 纱圈紧压内层纱圈,抱合力大,容纱量大,在后道工序时轴向退绕,适应高速。在追求高质高 产的今天,交叉卷绕受到了业界的青睐。筒纱上的纱线是按照螺旋线的形式一层一层卷绕起来的,纱线每一次运动,绕上 筒子表面的纱圈应该对它前面的纱圈有一定位移量,这样,纱圈就会均勻地分布在筒子的 表面。但如果纱圈的位移量恰好等于零,那么,后次导纱周期绕上筒子表面的纱圈仍在前次 导纱周期绕在筒子表面的纱圈位置上,这种现象就称为纱圈的重叠卷绕。重叠筒子会引起一系列问题筒子上凹凸不平的重叠条带使筒子与滚筒接触不 良,凸起部分的纱线受到过度摩擦而损伤,造成后加工工序纱线断头,纱身起毛。重叠的纱 条会引起筒子卷绕密度不勻,筒子卷绕容量减小;重叠筒子的纱线退绕时,由于纱线相互嵌 入或紧密堆叠,以致退绕阻力增加,还会产生脱圈和乱纱;重叠过于严重的筒子将会妨碍染 液渗透,以致染色不勻。正是由于纱圈重叠有如此多的弊端,所以阻止其发生就成了络筒机 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基于不同的考虑,自动络筒机卷绕防叠方式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1.电子防叠,即在位移量为零时,通过周期性控制槽筒电机转速的变化,使槽筒和 筒纱之间产生一定滑移来完成防叠。此种方法应用最为普遍,能大大改善纱线卷绕过程中 产生的重叠现象,适用于普通摩擦系数比较大的纱线品种,但对于摩擦系数比较小的纺纱 品种,防叠效果不太好。2.通过改变槽筒沟槽的圈数从而转移重叠区间的方法。此种方法增加了制造槽筒 的成本,并且在圈数改变后筒纱硬度同时产生了变化,纱线毛羽和断头率都会增加导致后 道工序效率降低,在生产一般容易防叠的纱线品种时实际意义不大。3.通过机械控制筒架摇摆,改变筒纱与槽筒之间的角度实现防叠。此种方法机械 损耗比较大,耗电量高,在生产摩擦系数较小的纱线时容易产生滑边(蛛网纱)。络筒机上每个槽筒都是由单独的电机来驱动的,而筒纱是靠与槽筒之间的摩擦而 加速。为了以最快速度运转起来,除了与纱线本身的材料有关,筒纱和槽筒之间的接触压力 也是一个很大的因素。接触压力越大,在特定条件下筒纱加速越快,这样使得筒纱达到最终速度的时间越少。纱层在筒纱表面固定得越好,增加了接触压力,卷绕质量提高,使后道工 序筒纱退绕质量高。所以上面的三种防叠方法都需要调整到合适的接触压力。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于各种摩擦系数的纺纱品 种均能起到很好的防叠作用的络筒机卷绕防叠控制方法、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络筒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络筒机卷绕防叠控制方法,包括检测络筒机的卷绕比,根据所述卷绕比判断络筒机是否位于重叠卷绕区间内,当络筒机位于所述重叠卷绕区间内时,改变槽筒的转动速度和/或改变筒纱与槽 筒之间的接触压力。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络筒机卷绕防叠控制装置,包括卷绕比检测器、控制器和变速变压机构;所述卷绕比检测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用于检测筒纱与槽筒之间的卷绕比,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卷绕比判断络筒机是否位于重叠卷绕区间内,当络筒机 位于所述重叠卷绕区间内时,向所述变速变压机构发出信号,所述变速变压机构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器发出的信号并改变 槽筒的转动速度和/或改变筒纱与槽筒之间的接触压力。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络筒机,其使用上述的络筒机卷绕防叠 控制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电子防叠的基础上,周期性的改变筒纱与槽筒之间的接 触压力,使得筒纱与槽筒之间产生较大的相对滑移而防叠,对于各种摩擦系数的纺纱品种 均能起到很好的防叠作用,并且没有增加额外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络筒机卷绕防叠控制方法的实施例一的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络筒机卷绕防叠控制方法的实施例二的流程图。图3是筒纱表面速度分解示意图。图4是卷绕比=7/3时的重叠原理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二中槽筒的转动速度变化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络筒机卷绕防叠控制装置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络筒机卷绕防叠控制装置的实施例三中气缸与筒纱支架的连接 示意图。图8是图7中槽筒与筒纱之间的接触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的络筒机卷绕防叠控制方法的实施例一的流程图,包括S11,检测络筒机的卷绕比。筒子上的纱线是以螺旋线的形式卷绕进去的,该运动 由旋转运动和往复运动两个运动叠加而成。对于筒纱表面某点来说,旋转运动产生卷绕转 速VI,往复运动产生导纱往返速度V2,这两个速度矢量之间的夹角称为卷绕角,它们的合 成速度称为络筒速度,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纱线是靠槽筒和筒纱之间的摩擦而卷绕进去的,也就是说该卷绕机构是由往复导纱机构和卷取机构组成。对于络筒机而言,卷绕机构一般是槽筒,而往复导纱机构则由筒纱以及槽筒本身的沟槽等组成,假设槽筒卷绕角速度为N1,筒纱卷绕角速度为N,槽筒沟槽数N为M(由槽筒本身制造工艺决定),于是^^就表示纱线沿槽筒沟槽往复一圈时间内筒纱 卷绕的圈数,即卷绕比i。假设槽筒是两沟槽的,纱线在槽筒上运行一个来回,槽筒要转四圈,即M = 4。在络 纱过程中,控制器通过卷绕比检测器不断检测当前的卷绕比。当卷绕比为整数n时,纱线在槽筒上往复运行一个来回,筒纱转了 n圈,第(n+1) 层纱圈就和第一层纱圈相重叠,即每次往复运动都将引起重叠。当n值很小时,如果不进行 阻止,这个重叠将是很严重的。当卷绕比不是整数时,纱线在槽筒上往复运行一个来回,筒纱所转圈数不是整数, 纱线要经过若干个往复运动后,后层纱圈才会与第一层纱圈相重叠,跟卷绕比为整数时相 比,重叠会轻微一点。比如,当卷绕比i = 2时,纱线在槽筒上运行一个来回,筒纱转两圈,这样每隔一层 纱圈将出现重叠,这种重叠是很严重的。又比如,当卷绕比i = 3时,纱线在槽筒上运行一个来回,筒纱转三圈,这样每隔两 层纱圈将出现重叠,这种重叠也比较严重。再比如,当卷绕比i = 7/3时,表示纱线在槽筒上运行一个来回,筒纱运行了 2个 整圈与|个不完整的圈。前后两次导纱往复中,纱线在筒纱端面的折回点之间产生了|周的 相位差,即120°。如图4所示,设起始点为II,筒纱以顺时针旋转,那么下次折回点依次为12、13,它 们相隔120°。那么再下一次往复时,折回点14就和起始点II重合。这说明经过三次往复,筒纱转了七圈后,纱线的第八层纱圈和第一层纱圈重合,从 而实现了重叠,但这与i = 2和i = 3的情况相比重叠轻微一些。鉴于络筒机实际工作情况,卷绕比i = 1的情况可以不用考虑。当卷绕比i比较 大时,也不需要采取特殊措施。S12,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络筒机卷绕防叠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络筒机的卷绕比,根据所述卷绕比判断络筒机是否位于重叠卷绕区间内,当络筒机位于所述重叠卷绕区间内时,改变槽筒的转动速度和/或改变筒纱与槽筒之间的接触压力。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络筒机卷绕防叠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络筒机的卷绕比,根据所述卷绕比判断络筒机是否位于重叠卷绕区间内,当络筒机位于所述重叠卷绕区间内时,改变槽筒的转动速度和/或改变筒纱与槽筒之间的接触压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络筒机卷绕防叠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变槽筒的 转动速度进一步包括第一次勻加速提高槽筒的转动速度,勻速保持所述第一次勻加速后槽筒的转动速度,正弦曲线加速提高所述勻速保持后槽筒的转动速度,第二次勻加速提高所述正弦曲线加速后槽筒的转动速度,勻减速降低所述第二次勻加速后槽筒的转动速度直到恢复到正常的转动速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络筒机卷绕防叠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变筒纱与 槽筒之间的接触压力进一步包括在所述重叠卷绕区间内重复地以设定的抬起时间快速抬 起筒纱支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络筒机卷绕防叠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槽筒的转动速度 增加到最大时以设定的抬起时间快速抬起所述筒纱支架。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络筒机卷绕防叠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抬起时间为50 毫秒到90毫秒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铁蔺建旺张建李婷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经纬纺机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