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凝土渗透测试装置及渗透系数确定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47852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1 1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沥青混凝土渗透测试装置,包括主箱体,主箱体侧壁安装有控制组件,主箱体内底部安装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通过第一连接管连通有集水桶,集水桶位于主箱体底部,固定组件连接有测压组件,固定组件通过第三连接管连通有储水组件,储水组件通过第四连接管连通有抽气组件,控制组件分别与抽气组件和测压组件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沥青混凝土渗透系数确定方法,先准备试件,接着将试件放入沥青混凝土渗透测试装置进行加压加湿检测,计算得到渗透系数,解决了渗透测试中灌缝时易出现操作偏差导致结果不精确和难清洁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混凝土渗透测试,涉及沥青混凝土渗透测试装置,本专利技术还涉及沥青混凝土渗透系数确定方法。


技术介绍

1、沥青混凝土用于水工防渗已发展成一项较为成熟的技术,尤其作为坝体面板及芯墙材料,被广泛应用。沥青混凝土渗透系数作为设计技术指标和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指标,对评价沥青混凝土抗渗性能有重要意义。目前密级配水工沥青混凝土渗透试验专用设备较少,且《水工沥青混凝土试验规程》dl/t 5362-2018采用直径为101cm,厚度为63.5cm的圆柱体试件密封存在以下几个缺点:在沥青高温状态下,一般在160℃左右进行,需要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灌缝,对灌缝的人员操作要求比较高,操作过程中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容易烫伤操作人员;在灌缝的过程中,容易对试件表面造成污染,造成结果出现偏差;试验完成后,由于试模内部与沥青粘结,清理比较麻烦,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沥青混凝土渗透测试装置,解决了渗透测试中灌缝时易出现操作偏差导致结果不精确和难清洁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沥青混凝土渗透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箱体(1),所述主箱体(1)侧壁安装有控制组件(2),所述主箱体(1)内底部安装有固定组件(3),所述固定组件(3)通过第一连接管(4)连通有集水桶(5),所述集水桶(5)位于主箱体(1)底部,所述固定组件(3)连接有测压组件(7),所述固定组件(3)通过第三连接管(8)连通有储水组件(9),所述储水组件(9)通过第四连接管(10)连通有抽气组件(11),所述控制组件(2)分别与抽气组件(11)和测压组件(7)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混凝土渗透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压组件(7)包括第一测压管(701)和第二测压...

【技术特征摘要】

1.沥青混凝土渗透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箱体(1),所述主箱体(1)侧壁安装有控制组件(2),所述主箱体(1)内底部安装有固定组件(3),所述固定组件(3)通过第一连接管(4)连通有集水桶(5),所述集水桶(5)位于主箱体(1)底部,所述固定组件(3)连接有测压组件(7),所述固定组件(3)通过第三连接管(8)连通有储水组件(9),所述储水组件(9)通过第四连接管(10)连通有抽气组件(11),所述控制组件(2)分别与抽气组件(11)和测压组件(7)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混凝土渗透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压组件(7)包括第一测压管(701)和第二测压管(705),所述第一测压管(701)和第二测压管(705)侧壁均安装有液位传感器(702),所述第一测压管(701)和第二测压管(705)内均设有浮球(703),所述浮球(703)与液位传感器(702)无线连接,所述液位传感器(702)与芯片(203)电连接;所述第二测压管(705)通过第二连接管(6)与放置箱体(308)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6)远离透水板(307)的一端设置;所述第一测压管(701)通过第五连接管(704)与放置箱体(308)连通,所述第五连接管(704)靠近透水板(307)的一端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沥青混凝土渗透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组件(9)包括水箱(901),所述水箱(901)内设置有活性炭板(902),所述活性炭板(902)将水箱(901)分隔为进水池(903)和清水池(904),所述进水池(903)内设有水位控制阀(906),所述进水池(903)与第三连接管(8)连通;所述清水池(904)侧壁设有温度传感器(905),所述温度传感器(905)与水位控制阀(906)与芯片(203)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沥青混凝土渗透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4)上设有第一阀门(12)、第二连接管(6)上设有第二阀门(13)、第三连接管(8)上设有第三阀门(14)、第四连接管(10)上设有第四阀门(15)、第五连接管(704)上设有第五阀门(16),所述第一阀门(12)、第二阀门(13)、第三阀门(14)、第四阀门(15)和第五阀门(16)均与开关组(202)电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闵永涛赵坤龙邢依帆李洋桑超曹郎郎袁晓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