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身组件的制造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1、在相关技术中,车辆的车身件通常为冲压模具冲压成型的制件,然而,车身件的数量较多,且每个车身件需要通过各自对应的冲压模具分别冲压成型,导致车辆的制造需要配备较多的冲压模具,车辆的制造成本和制造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车身组件的制造方法,可降低车身组件的制造成本,提升车身组件的制造效率。
2、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用于实现具有上述车身组件的制造方法的制造装置。
3、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身组件的制造方法,所述车身组件包括引擎盖内板和车身支架,所述引擎盖内板具有减重孔,所述车身支架的展开面积小于所述减重孔的面积,所述车身组件的加工方法包括:对初始坯料进行多次冲压,以得到所述引擎盖内板和所述车身支架,且所述初始坯料与所述减重孔对应的部位形成所述车身支架。
4、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身组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组件包括引擎盖内板和车身支架,所述引擎盖内板具有减重孔,所述车身支架的展开面积小于所述减重孔的面积,所述车身组件的加工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组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次冲压中,所述引擎盖内板和所述车身支架在最后一次冲压时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组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次冲压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组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坯料形成有所述引擎盖内板的轮廓,且所述第一坯料与所述减重孔对应的部位形成有所述车身支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组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组件包括引擎盖内板和车身支架,所述引擎盖内板具有减重孔,所述车身支架的展开面积小于所述减重孔的面积,所述车身组件的加工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组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次冲压中,所述引擎盖内板和所述车身支架在最后一次冲压时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组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次冲压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组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坯料形成有所述引擎盖内板的轮廓,且所述第一坯料与所述减重孔对应的部位形成有所述车身支架的轮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组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坯料和所述第三坯料与所述减重孔对应的部位部分镂空,且所述第三坯料与所述减重孔对应的部位镂空面积大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建永,胡连碧,李铁元,杨少臣,刘少贤,张万书,陈建卫,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