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发热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47488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1 12:5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发热体,涉及加热器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有圆形筒状结构的内胆;内胆的外侧壁上均布有多个发热棒定位孔;发热棒定位孔内设置有发热棒;发热棒的截面与发热棒定位孔的内孔截面相匹配。在使用本技术时,发热棒的表面与发热棒定位孔的表面充分接触,能够使得发热棒的热量均被内胆吸收完全;提高发热棒热量的被吸收率,提高整个发热体的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加热器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效发热体


技术介绍

1、采暖设备通过利用发热体对水进行加热,水流经过发热体后,吸收发热体上产生的热量,达到升温的目的。在加热体的内胆外侧壁上均布有多条发热棒;但发热棒与内胆的接触面积小,发热棒的热量不能够快速地被内胆吸收,一部分会散失到内胆外,吸收率低,热效率低。

2、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效发热体。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3、一种高效发热体,它包括有圆形筒状结构的内胆;所述内胆的外侧壁上均布有多个发热棒定位孔;所述发热棒定位孔内设置有发热棒;发热棒的截面与发热棒定位孔的内孔截面相匹配。

4、可选的,所述内胆的内侧壁上均布有多片翅片;所述翅片沿内胆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翅片沿内胆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5、可选的,所述发热棒定位孔远离内胆轴心的一端设置有开口槽;所述开口槽贯穿发热棒定位孔的两端。

6、可选的,所述发热棒定位孔的数量为12个。

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下所述的所有优点:在发热棒嵌入到发热棒定位孔内孔后,整个加热结构从外壳的开口端面装入到外壳;再利用封盖将外壳密封;内胆与外壳前后两端均设置有密封结构,使得水仅能够从内胆内腔进出;发热棒为电阻加热棒,导线引出到外壳的外部;外壳的两端面均设置有水管,水从外壳一端进入到内胆的内腔,将内胆的热量吸收后,在外壳外部的管路排出;发热棒的表面与发热棒定位孔的表面充分接触,能够使得发热棒的热量均被内胆吸收完全;提高发热棒热量的被吸收率,提高整个发热体的热效率。

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发热体,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圆形筒状结构的内胆(2);所述内胆(2)的外侧壁上均布有多个发热棒定位孔(202);所述发热棒定位孔(202)内设置有发热棒(1);发热棒(1)的截面与发热棒定位孔(202)的内孔截面相匹配;所述内胆(2)的内侧壁上均布有多片翅片(201);所述翅片(201)沿内胆(2)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翅片(201)沿内胆(2)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棒定位孔(202)远离内胆(2)轴心的一端设置有开口槽(202a);所述开口槽(202a)贯穿发热棒定位孔(202)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棒定位孔(202)的数量为12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发热体,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圆形筒状结构的内胆(2);所述内胆(2)的外侧壁上均布有多个发热棒定位孔(202);所述发热棒定位孔(202)内设置有发热棒(1);发热棒(1)的截面与发热棒定位孔(202)的内孔截面相匹配;所述内胆(2)的内侧壁上均布有多片翅片(201);所述翅片(201)沿内胆(2)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翅片(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微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