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去水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8165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磁去水垢装置,主要包括装配管、回水机构和收集机构,所述装配管外侧下部固定安装有等距排列的支杆,支杆端部固定安装有吸垢管,吸垢管外侧壁固定安装有电磁线圈,所述装配管外侧壁下部固定安装有回水机构,所述装配管底端固定安装有电磁阀,电磁阀顶端固定安装有输气管,输气管位于装配管内侧,所述装配管顶端固定安装有供气保护软管,所述输气管贯穿供气保护软管,所述输气管顶端与外部供气设备导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结构上设计合理,本装置可以进行电磁除垢,符合环保理念,杜绝除垢剂残留,本电磁除垢装置实时对块状的水垢进行收集带出管道外部,不会沉积在水管下方,避免造成下方的管道堵塞,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去水垢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去水垢装置,具体是一种电磁去水垢装置。
技术介绍
热水器长期使用以后,其加热腔内壁会沉积水垢。水垢是热的不良导体,这就导致了温度不能有效传到加热腔内部的水里面,这样表现出来的症状就是能耗高、温升低。现阶段的热水器,出现结垢现象以后,都是采用往加热腔里面加注酸性除垢剂,这样虽然可以起到消除水垢的效果,但是不符合环保理念,且会有除垢剂残留,再就是现有的电磁除垢装置工作时,块状的水垢会沉积在水管下方,除水垢后需要大量长时间冲洗,还会有水垢残留在折角等流速缓慢处,造成除垢处下方的管道堵塞,使用不便。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电磁去水垢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去水垢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磁去水垢装置,主要包括装配管、回水机构和收集机构,所述装配管外侧下部固定安装有等距排列的支杆,支杆端部固定安装有吸垢管,吸垢管外侧壁固定安装有电磁线圈,所述装配管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去水垢装置,主要包括装配管(13)、回水机构和收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管(13)外侧下部固定安装有等距排列的支杆(20),支杆(20)端部固定安装有吸垢管(14),吸垢管(14)外侧壁固定安装有电磁线圈(21),所述装配管(13)外侧壁下部固定安装有回水机构,所述装配管(13)底端固定安装有电磁阀(16),电磁阀(16)顶端固定安装有输气管(25),输气管(25)位于装配管(13)内侧,所述装配管(13)顶端固定安装有供气保护软管(7),所述输气管(25)贯穿供气保护软管(7),所述输气管(25)顶端与外部供气设备导通;所述吸垢管(14)顶端旋接有收集机构,所述收集机构顶端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去水垢装置,主要包括装配管(13)、回水机构和收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管(13)外侧下部固定安装有等距排列的支杆(20),支杆(20)端部固定安装有吸垢管(14),吸垢管(14)外侧壁固定安装有电磁线圈(21),所述装配管(13)外侧壁下部固定安装有回水机构,所述装配管(13)底端固定安装有电磁阀(16),电磁阀(16)顶端固定安装有输气管(25),输气管(25)位于装配管(13)内侧,所述装配管(13)顶端固定安装有供气保护软管(7),所述输气管(25)贯穿供气保护软管(7),所述输气管(25)顶端与外部供气设备导通;所述吸垢管(14)顶端旋接有收集机构,所述收集机构顶端边缘处固定安装有金属软管(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去水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机构主要包括装配座(19)、高弹橡胶圈(17)和导向头(18),所述装配座(19)底端固定安装有导向头(18),所述装配座(19)外侧壁中部固定安装有高弹橡胶圈(17),高弹橡胶圈(17)靠近装配座(19)一侧固定安装有配气头(23),所述装配座(19)中部内侧开设有与配气头(23)配合的输气通道(22),所述装配座(19)中部开设有与电磁阀(16)配合的空腔,空腔与输气通道(22)导通,所述装配座(19)中部开设有装配口,所述装配管(13)经由装配口与装配座(19)固定连接,所述高弹橡胶圈(17)外侧壁固定安装有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微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