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介入术后压迫止血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47392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1 12:57
本技术提供一种介入术后压迫止血器,涉及压迫止血器技术领域,包括固定板,固定板一端固装有左固定带,固定板一端固装有右固定带,左固定带和右固定带的端头可拆卸式连接,固定板中心螺纹安装有缓冲螺杆,缓冲螺杆的底端延伸至固定板外侧,延伸至固定板外侧的缓冲螺杆端头上装有止血件,缓冲螺杆对应的固定板上装有防护装置,固定板两侧对称装有限位装置。该止血器通过缓冲螺杆有效保证在对创口止血时,止血件与创口保持贴合状态,避免患者手臂肌肉运动时与压板之间容易产生间隙,从而造成螺杆松动的情况影响止血效果,同时有效减少螺杆过度旋转后对患者的皮肤和肌肉形成的压迫感,防止患者肌肉被压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压迫止血器,尤其涉及一种介入术后压迫止血器


技术介绍

1、目前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时常采用心脏介入的治疗手段,介入治疗是将导管经穿刺体表血管,在影像学的引导下,借助特定的器械将导管送到病变部位,从而利用心脏导管操作技术对心血管疾病进行治疗。传统的介入方式采取股动脉入路,但是股动脉入路在临床上存在诸多不便以及术后副作用的问题,为此现开发出经远端桡动脉入路方式,该方式是在患者上肢桡动脉位置进行穿刺,其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已逐渐替代传统的股动脉入路方式。

2、在临床实践中,桡动脉介入手术完成后,需要在挠动脉入路的创口上进行长时间的止血操作,方便患者创口愈合,以往采取绷带加压止血的方式,虽然绷带有止血的作用,但是止血效果不太理想,绷带缠绕创口处进行止血时,容易同时勒住手臂的其他血管造成血液循环不畅。

3、为此,现有止血方式是采用压迫止血器进行止血操作,如中国专利公告号:cn219271032u专利名称: 一种远端桡动脉压迫止血器,包括:螺旋手柄、基座板、固定胶带和压板;螺旋手柄通过螺纹贯穿安装在基座板上,压板固定连接在螺旋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介入术后压迫止血器,包括固定板(1),固定板(1)一端固装有左固定带(11),固定板(1)一端固装有右固定带(12),其特征在于:左固定带(11)和右固定带(12)之间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固定板(1)中心螺纹安装有缓冲螺杆(2),缓冲螺杆(2)的底端延伸至固定板(1)外侧,延伸至固定板(1)外侧的缓冲螺杆(2)端头上装有止血件(3),所述缓冲螺杆(2)对应的固定板(1)上装有防护装置(5),固定板(1)两侧对称装有限位装置(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入术后压迫止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螺杆(2)由螺杆本体(21)、限位环(22)、限位块(23)、压杆(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介入术后压迫止血器,包括固定板(1),固定板(1)一端固装有左固定带(11),固定板(1)一端固装有右固定带(12),其特征在于:左固定带(11)和右固定带(12)之间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固定板(1)中心螺纹安装有缓冲螺杆(2),缓冲螺杆(2)的底端延伸至固定板(1)外侧,延伸至固定板(1)外侧的缓冲螺杆(2)端头上装有止血件(3),所述缓冲螺杆(2)对应的固定板(1)上装有防护装置(5),固定板(1)两侧对称装有限位装置(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入术后压迫止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螺杆(2)由螺杆本体(21)、限位环(22)、限位块(23)、压杆(24)和缓冲弹簧(25)构成,螺杆本体(21)底端设置有装配腔(26),装配腔(26)内通过缓冲弹簧(25)活动安装有限位块(23),限位块(23)下方的装配腔(26)内壁上螺纹安装有限位环(22),限位块(23)底端固装有压杆(24),压杆(24)穿过限位环(22)延伸至螺杆本体(21)外侧,压杆(24)与限位环(22)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入术后压迫止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固定带(11)内侧面上设置有勾面层(13),右固定带(12)的外侧面上设置有毛面层(14),勾面层(13)与毛面层(14)粘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入术后压迫止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装置(4)包括开设在固定板(1)一侧的矩形槽(41),矩形槽(41)内固定安装有旋轴(42),旋轴(42)的表面转动连接有圆孔限位板(43),圆孔限位板(4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海绵垫(44),圆孔限位板(43)上对称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钟贺梦思周明雄
申请(专利权)人:公安县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