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生儿脐导管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47391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1 12:57
本技术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新生儿脐导管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贯穿孔,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位于贯穿孔的上方,所述固定环的侧壁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环的顶部设有过渡环,所述固定环的侧壁设有放置座,所述固定环的内部设有夹持组件,脐导管通过夹持组件的固定防止脐导管活动,将脐导管露出的部分依次通过过渡环缠绕于固定槽内,最后尾端固定在放置座上,不仅代替了传统的胶带固定,而且在使用脐导管检查、用药时,不会直接牵拉脐导管,降低了导管脱出的风险,安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用具,具体涉及一种新生儿脐导管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1、新生儿脐导管包括脐动脉导管和脐静脉导管,主要适用于新生儿、早产儿、低体重新生儿等在抢救的过程中为患儿提供检查、用药、肠外营养等医疗保障,因此当脐导管置入患儿体内时,需要多次使用到脐导管,在使用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牵拉而导致脐导管脱出体外,对患儿造成二次伤害,目前临床上对于脐导管的固定一般是在患儿出生后,将脐带剪断然后置管,再使用手术线将脐带与脐导管一起缝合,最后用胶带将脐导管的尾端固定在患儿肚子上,但是患儿皮肤较嫩,易胶带过敏,而且撕掉胶带之后可能撕破皮肤,并且在使用脐导管检查、用药时可能会牵拉脐导管,引起导管脱出体外,因此需要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一种新生儿脐导管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生儿脐导管固定装置,当脐导管放置在新生儿体内后,不仅可以不使用胶带对脐导管固定,操作简单,而且对新生儿进行医疗操作时不会直接牵拉脐导管,避免对新生儿的二次伤害。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新生儿脐导管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贯穿孔,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位于贯穿孔的上方,所述固定环的侧壁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环的顶部设有过渡环,所述固定环的侧壁设有放置座,所述固定环的内部设有夹持组件。

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脐导管通过夹持组件的固定防止脐导管活动,将脐导管露出的部分依次通过过渡环缠绕于固定槽内,最后尾端固定在放置座上,不仅代替了传统的胶带固定,而且在使用脐导管检查、用药时,不会直接牵拉脐导管,降低了导管脱出的风险,安全方便。

4、为了固定脐导管,防止在后续的缠绕过程中牵拉脐导管;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弹簧、连接杆以及夹持板,所述固定环的内壁与夹持板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侧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固定环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夹持板滑动连接。

6、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将脐导管固定在固定环内,当对脐导管的露出部分进行缠绕固定时,不会因为缠绕时误对脐导管牵拉,导致脐导管脱出。

7、为了防止脐导管向固定槽内缠绕时,脐导管折叠;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渡环为弧形,所述过渡环上开设有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截面为c形,所述过渡环为多个,均围绕固定环的中心轴线等距设置。

9、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将脐导管卡进凹槽中,弧形的过渡环使脐导管不会折叠,避免脐导管不畅,多个过渡环的设置使脐导管有多个缠绕路径。

10、为了将全部脐导管固定在固定环上;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槽为螺旋形。

12、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螺旋形的槽可以有足够的空间放置脐导管,这样露出的所有脐导管都会固定在固定环上。

13、为了适应不同长度的脐导管;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放置座为多个,且多个所述放置座上均开设有截面为c形的凹槽。

15、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不同的新生儿插入脐带的脐导管的深度不同,因此脐导管露出的长度也不同,所以当缠绕脐导管时多个放置座为其提供多个尾端放置位置,c形截面的凹槽能将脐导管卡住。

16、为了将固定板固定在新生儿身上;

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板上设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通过魔术贴粘贴。

18、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连接带通过魔术贴粘贴将固定板固定在新生儿身上,简单便捷。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生儿脐导管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上开设有贯穿孔(2),所述固定板(1)上设有固定环(3),所述固定环(3)位于贯穿孔(2)的上方,所述固定环(3)的侧壁开设有固定槽(4),所述固定环(3)的顶部设有过渡环(8),所述固定环的侧壁设有放置座(9),所述固定环(3)的内部设有夹持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生儿脐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弹簧(5)、连接杆(6)以及夹持板(7),所述固定环(3)的内壁与夹持板(7)之间连接有弹簧(5),所述弹簧(5)的两侧设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的一端与固定环(3)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6)的另一端与夹持板(7)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生儿脐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环(8)为弧形,所述过渡环(8)上开设有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截面为C形,所述过渡环(8)为多个,均围绕固定环(3)的中心轴线等距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生儿脐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4)为螺旋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生儿脐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座(9)为多个,且多个所述放置座(9)上均开设有截面为C形的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生儿脐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上设有连接带(10),所述连接带(10)通过魔术贴(11)粘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生儿脐导管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上开设有贯穿孔(2),所述固定板(1)上设有固定环(3),所述固定环(3)位于贯穿孔(2)的上方,所述固定环(3)的侧壁开设有固定槽(4),所述固定环(3)的顶部设有过渡环(8),所述固定环的侧壁设有放置座(9),所述固定环(3)的内部设有夹持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生儿脐导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弹簧(5)、连接杆(6)以及夹持板(7),所述固定环(3)的内壁与夹持板(7)之间连接有弹簧(5),所述弹簧(5)的两侧设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的一端与固定环(3)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6)的另一端与夹持板(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甲之杨华马萍吴春燕彭寅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成都市创伤骨科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