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骨科护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骨科护理托板。
技术介绍
1、骨科护理指的是在骨头受到损坏时及时治疗以及矫正,在护理时通常需要特殊的固定仪器对损坏部位进行固定和矫正防止由于固定不及时,导致受伤部位挪动,造成延长恢复的时间以及二次伤害。
2、申请人经过检索发现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骨科护理托板”,其公开(公告)号为“cn210785173u”,该专利主要通过设置的高度调节装置,利用驱动电机工作带动弧形托板向上或者向下移动,实现对弧形托板的高度进行调整,且通过设置的定位装置及导向杆,保证弧形托板上下移动的过程中更加稳定,最后通过设置的滑槽及滑块,实现对导向杆的运动路程进行限位,避免导向杆从定位槽内脱离,解决了一般的护理托板的高度不能调节,在使用时,给医护人员以及患者均带来了不便的问题;
3、但是该专利在对于受伤部位依然存在不能固定受伤部位以及对于手臂骨科患者来说手臂转角处不能调节舒适的位置,导致患者会对手臂进行移动造成二次伤害延长康复的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科护理托板,包括承载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2)的表面开设有凹槽(26),所述凹槽(26)前内壁开设有第一槽口(21),所述第一槽口(21)的左壁转动连接有蜗杆(22),所述蜗杆(22)的上表面啮合连接有蜗轮(13),所述蜗轮(13)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2),所述转动杆(12)表面固定连接有调节板(1),所述承载板(2)上表面的左右两方均开设有第二槽口(23),所述左侧第二槽口(23)的前后内表面共同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24),所述双向螺纹杆(24)杆壁表面前后两方均螺纹连接有第一滑块(31),两个所述第一滑块(31)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科护理托板,包括承载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2)的表面开设有凹槽(26),所述凹槽(26)前内壁开设有第一槽口(21),所述第一槽口(21)的左壁转动连接有蜗杆(22),所述蜗杆(22)的上表面啮合连接有蜗轮(13),所述蜗轮(13)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2),所述转动杆(12)表面固定连接有调节板(1),所述承载板(2)上表面的左右两方均开设有第二槽口(23),所述左侧第二槽口(23)的前后内表面共同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24),所述双向螺纹杆(24)杆壁表面前后两方均螺纹连接有第一滑块(31),两个所述第一滑块(31)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所述承载板(2)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护理托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第二槽口(23)的前后内壁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一导向杆(25),所述第一导向杆(25)杆壁的前后两方均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3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护理托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侧的第一滑块(31)与第二滑块(32)的上表面共同与相应一侧的固定板(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3)的表面开设有半圆口(33),所述半圆口(33)的内壁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垫(3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护理托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螺纹杆(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