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床麻醉送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47290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1 12:5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临床麻醉送药器,包括筒体,筒体的外部设置有稳定机构,稳定机构包括有设置在筒体外部的箱体,箱体的两面均开设有通口,箱体的顶部外壁和底部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丝杆,箱体的顶部和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柱,丝杆的圆周侧面螺纹连接有顶板,顶板的侧面滑动连接于箱体的侧面内壁。本技术通过设置的支撑柱,将箱体移动到病人手部位置,使得病人将手臂通过通口伸入箱体,让病人掌心朝向上方,转动丝杆,丝杆带动顶板和底板移动,底板带动底块移动,底块支撑住病人的手腕,有利于保持病人手腕放置的舒适性,顶板带动支撑柱移动,支撑柱挤压在病人手腕上方和两侧,使得支撑柱将病人手腕固定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麻醉送药器,尤其涉及一种临床麻醉送药器


技术介绍

1、手术等环境下,病人可能因为药抗或药物本身原因提前醒来,需要通过麻醉装置进行麻醉,如申请号为202121572765.4的技术专利,名称为一种临床麻醉送药器,该专利装置通过使用该送药器时,首先取出消毒好的装药器打开进液口将麻醉药装入其中,向患者注射麻醉药时,首先打开阀门将注射头插入患者体内,接着一只手握住装药器,另一只手推动凹形活塞板推动麻醉药向第一挡板的一端运动,麻醉药经过出液管流向第一注射管中,在麻醉药到达进液壶的前端时,推动堵板向进液壶的中间运动,从而麻醉药进入第二注射管,接着通过注射头进入患者体内,堵板以及堵板的右侧上下两端连接的复位弹簧的设置,有效的防止了人体血液回流进入装药器中而污染装药器以及装药器中的麻醉药的问题,给下一位患者注射时关闭阀门,取下注射组,换上新的注射组即可,从而达到了该种装药器经过消毒之后可多次使用的效果,给下一位患者注射麻醉药时只需更换注射组即可,从而降低了使用成本与资源的浪费,并且有利于环保,并且该种送药器同时也设置了防止血液回流的装置,从而避免了血液进入到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临床麻醉送药器,包括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外部设置有稳定机构,稳定机构包括有设置在筒体(1)外部的箱体(6),箱体(6)的两面均开设有通口,箱体(6)的顶部外壁和底部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丝杆(7),箱体(6)的顶部和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柱,丝杆(7)的圆周侧面螺纹连接有顶板(24),顶板(24)的侧面滑动连接于箱体(6)的侧面内壁,顶板(24)的顶部滑动连接于限位柱的圆周侧面,顶板(24)底部均匀开设有开槽(16),开槽(16)的圆周侧面滑动连接有支撑柱(17),支撑柱(17)的顶部和开槽(16)的顶部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18)。

2.根据权利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临床麻醉送药器,包括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外部设置有稳定机构,稳定机构包括有设置在筒体(1)外部的箱体(6),箱体(6)的两面均开设有通口,箱体(6)的顶部外壁和底部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丝杆(7),箱体(6)的顶部和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柱,丝杆(7)的圆周侧面螺纹连接有顶板(24),顶板(24)的侧面滑动连接于箱体(6)的侧面内壁,顶板(24)的顶部滑动连接于限位柱的圆周侧面,顶板(24)底部均匀开设有开槽(16),开槽(16)的圆周侧面滑动连接有支撑柱(17),支撑柱(17)的顶部和开槽(16)的顶部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床麻醉送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7)的圆周侧面螺纹连接有底板(15),底板(15)的侧面滑动连接于箱体(6)的侧面内壁,底板(15)的顶部滑动连接于限位柱的圆周侧面,底板(1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箱体(6)内部的底块(1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临床麻醉送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6)的顶部开设有开口(14),开口(14)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10),滑槽(10)的两面均开设有移动槽(23),移动槽(23)的顶部和底部滑动连接有移动柱(8)。

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辜敏汪海洋李佳江敏刘莉刘星徐丽莉王左锋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