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顾元章专利>正文

闭环张力动态控制的电火花线切割机运丝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47205 阅读:3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闭环张力动态控制的电火花线切割机运丝机构,放电加工区电极丝张力经上、下第一换向轮、第一换向臂施加到固定在立柱的力传感器上,力传感器把电极丝的张力转换成电量信号,经电子电路处理和放大,控制电机,再经由丝杠、螺母、第二换向臂进而控制上、下第二换向轮的运动,调整从贮丝筒上拽引出环状封闭电极丝的周长,利用电极丝的弹性变形来调整其张力。调整后的张力又经力传感器反馈到电子电路处理,再次控制电机,从而实现对电火花线切割机电极丝张力的闭环动态控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往复高速走丝型电火花线切割机脉冲电火花放电加工的稳定性,解决此类机床由电极丝张力周期性变化造成切割工件表面出现周期性“换向条纹”的顽症。(*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火花线切割机,具体涉及往复走丝型电火花线切割机使用的一种闭环张力动态控制的运丝机构。
技术介绍
电火花线切割机的高频脉冲电源的正极接到固定定位的工件上,负极接到运动中 的电极丝上,利用电极丝与工件间在工作液中脉冲电火花放电产生的电蚀效应进行线切割 加工。电极丝一般采用耐高温的钼丝,并且要求放电加工区的钼丝必须处在一个稳定张力 作用之下被拉直,这样高速运动的柔性钼丝与工件之间才能实现稳定的脉冲电火花放电, 才能获得较高的线切割精度和切割表面质量。因此,电火花线切割机对电极丝张力控制的 能力直接决定着机床的切割加工质量,目前生产的机床采用多种结构的运丝机构以控制电 极丝的张力。 附图1所示的运丝机构为目前在电火花线切割机上使用面最广的一种运丝机构 方案,图中1为贮丝筒,14为环状封闭电极丝,152为上导轮、151为下导轮,222为上排丝 轮、221为下排丝轮。该运丝机构利用钼丝具有弹性变形的特点,在完成贮丝筒预排钼丝之 后,进行紧丝工序。采用原始手工紧丝的方法,凭操作工的手感和经验对已排列在贮丝筒 表面的钼丝进行一次或多次手工紧丝,使得钼丝以一定预张力排列在贮丝筒1的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闭环张力动态控制的电火花线切割机运丝机构,包括环形封闭电极丝(14)、贮丝筒(1)以及分别位于线切割机上、下线架(13,18)端部的上、下导轮(152,15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竖直方向布置且相互平行的第一换向臂(41)和第二换向臂(42),该第一换向臂(41)和第二换向臂(42)相对线切割机的立柱(19)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且第一换向臂(41)和第二换向臂(42)的上下对称中心线相重合;所述贮丝筒(1)和第二换向臂(42)以第一换向臂(41)轴线为界分列于两侧;所述第一换向臂(41)和第二换向臂(42)中,一者由电机(16)驱动,另一者抵靠于一相对线切割机立柱(19)固定的力传感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闭环张力动态控制的电火花线切割机运丝机构,包括环形封闭电极丝(14)、贮丝筒(1)以及分别位于线切割机上、下线架(13,18)端部的上、下导轮(152,15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竖直方向布置且相互平行的第一换向臂(41)和第二换向臂(42),该第一换向臂(41)和第二换向臂(42)相对线切割机的立柱(19)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且第一换向臂(41)和第二换向臂(42)的上下对称中心线相重合;所述贮丝筒(1)和第二换向臂(42)以第一换向臂(41)轴线为界分列于两侧;所述第一换向臂(41)和第二换向臂(42)中,一者由电机(16)驱动,另一者抵靠于一相对线切割机立柱(19)固定的力传感器(5)上,或者经一力传感器(5)与线切割机的立柱(19)连接;所述第一换向臂(41)两端支撑有上、下第一换向轮(36、37),所述第二换向臂(42)两端支撑有上、下第二换向轮(38,39),该上、下第二换向轮(38,39)之间的距离小于上、下第一换向轮(36、37)之间的距离;所述环形封闭电极丝(14)从贮丝筒(1)开始,先后经上第二换向轮(38)、上第一换向轮(36)、上导轮(152)、下导轮(151)、下第一换向轮(37)、下第二换向轮(39)、最后再返回至贮丝筒(1);且所述力传感器(5)采集的信号经由一闭环控制电路处理放大后用于控制所述电机(16)输出,以此构成闭环张力动态控制的运丝机构。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环张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元章
申请(专利权)人:顾元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