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泄压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47101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泄压阀,包括阀具本体,本体两侧分别设有进水口与回水口,底部设有出水口,本体内设有由弹性件抵压密闭流通阀口的阀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底端设有与所述阀口密闭配合的端头件,该端头件上方间隔设有一第二阀片,所述第二阀片的外缘与所述贮水室顶部口缘密闭配合;所述进水口孔道内侧端部与所述贮水室连通,经所述阀口与所述回水口连通构成回水通路,所述进水口孔道中部设有一引道,该引道的另一端连通至所述出水口,构成进出水通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阀杆中段设置第二阀片封闭贮水室顶部口缘,配合端头件封闭贮水室底部阀口,超压水顶压第二阀片打开阀口泄压,对阀口启闭实现精确操控,确保输送管路稳压安全。(*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安全泄压阀,主要用于稳定管路内水压,以达到安全使用。
技术介绍
—般,不论是定压或稳压用的安全阀或泄放阀,均由一启闭控制用的阀杆组件,如 第5 7图所示,阀具本体30内部设有一与进水管相接的进水口 31,另一侧则设有一回水 口 32,与回水管相连,本体30底部通常设成出水口 33,供形成进、出水与超压时的安全流通 管路,阀具本体30的中部设有一阀口 34,连通各进、出、回水的孔道,并以一底端呈球形端 头的阀杆35封闭该阀口 34,阀杆35的顶端配合设置有弹性件36及一锁紧弹性件36的锁 合盖37。使用时,进水由进水口31输入后,直接由出水口 33输出,当出水端关闭出水后,其 回流水将形成进水端压力的迅速增加,有可能形成超压的情形,超压时压力将阀杆35向上 推移,使其脱离阀口 34封闭位置,开启阀口 34,超压的水流便可由回水口 32迅速回流,达到 泄压的目的,以此操作确保管路使用安全。 然而,由于阀杆35底端与阀口 34配合封闭的端头呈球形弧面状,在压力值的感应 上,通常会有超压甚多时才能顺利开启阀口 34的情况,造成泄放延迟的现象,形成流通管 路使用的安全隐患;同时,在经多次使用后,由于超压值在临界点时,常会形成时关时开的 震动噪音,且会严重造成阀杆端部表面的损伤,以致关闭时与阀口 34不能完全封闭,产生 泄漏现象,因而需要经常更换阀杆组件或阀杆35,从而导致使用成本的提高,而更换组装弹 性件又极为不便,给正常使用带来麻烦。因此需要对现有泄压阀进行结构改进,以弥补以上 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泄压阀,通过结构改进,使泄放回流水更为及时, 避免超压开启现象,以确保管路使用安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安全泄压阀,包括阀具本 体,本体两侧分别设有进水口与回水口 ,底部设有出水口 ,本体内设有由弹性件抵压密闭流 通阀口的阀杆,所述阀杆底端设有与本体贮水室底部所述阀口密闭配合的端头件,该端头 件上方间隔设有一第二阀片,所述第二阀片的外缘与所述贮水室顶部口缘密闭配合;所述 进水口孔道内侧端部与所述贮水室连通,经所述阀口与所述回水口连通构成回水通路,所 述进水口孔道中部设有一引道,该引道的另一端连通至所述出水口 ,构成进出水通路。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贮水室是回水通路中阀口至回水口之间的腔室,从阀口流 入的回流水便先流至贮水室,再从回水口流出。所述第二阀片位于端头件的上方,且外缘与 贮水室的顶部口缘(该口缘为阀杆安装、滑移孔道口缘)密闭配合,而贮水室的底部阀口由 端头件的底端密闭,在贮水室内水压正常时,进水孔道进入的水流经与出水孔道连通的引 道流至出水孔道出水,贮水室水压无法克服阀杆顶端弹性件的抵压力,而当水端中断或进 水口水压增加,贮水室内的水压达到设定的安全值(由弹性件的弹力设定)时,水压作用于第二阀片上,克服弹性件的抵压力,压縮弹性件,阀杆上移,打开阀口 ,超压水流便可从阀口 流出,并由本体另一侧的回水口流出,直至水压恢复,弹性件抵压阀杆下移,端头件封闭阀 口。由于开启阀口受力的端面为第二阀片,而非球形面的端头件,压力值的感应上更为准 确,适时打开阀口泄放超压水流,确保输送管路的稳压安全的输送使用。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阀片位于所述贮水室侧的端面积大于所述端头件相对 于所述阀口另一侧的顶端面积。第二阀片较大面积的设计,超压回流水作用于第二阀片上 向上推顶的力较大,对阀口的推启形成助力,可迅速且确实的开启阀口,加快泄压,确保管 路安全。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1、由于本技术在阀杆上分别设有密闭阀口的端头件及密闭贮水室顶部阀杆所在口缘的第二阀片,正常水压进水借助进水孔道与出水孔道连通的引道自出水口流出,超压回流水作用于第二阀片上,向上推顶阀杆压縮弹性件,使端头件与阀口脱离,回流水便可经阀口自本体另一侧的回水口排出,水压正常后阀杆在弹性件的弹力下复位,端头件关闭阀口 ;与以往相比,由于开启阀口受力的端面为第二阀片,而非球形面的端头件,压力值的感应上更为准确,能适时打开阀口泄放超压水流,确保输送管路内的稳压安全输送使用; 2、第二阀片受压端面面积(位于所述贮水室侧的端面积)大于端头件的受压端面 面积(相对于所述阀口另一侧的顶端面积),因而加大了作用于第二阀片受压端面上的推 顶力,对开启阀口形成助力,可迅速且确实的开启阀口 ,加快泄压,确保管路安全; 3、由于阀口能适时的被打开,因而可避免超压作业现象的发生,减少启闭时的噪 音声响及对阀杆的损伤,确保端头件与阀口间的密闭操作; 4、整个阀具结构组装技术无需任何改变,不需特殊技术的依赖便可使阀组的泄放 启闭控制更为灵敏精确,易于实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组装分解参考图; 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图3中阀口打开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5是
技术介绍
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剖视示意图; 图7是图6中阀口打开状态下的示意图。 其中10、本体;11、弹性件;12、阀口 ;13、贮水室;14、进水口 ;15、引道;16、出水 口 ;17、回水口 ;20、阀杆;21、端头件;22、第二阀片;23、锁盖;30、本体;31、进水口 ;32、回 水口 ;33、出水口 ;34、阀口 ;33、出水口 ;34、阀口 ;35、阀杆;36、弹性件;37、锁合盖。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参见图1至图4所示,一种安全泄压阀,包括阀具本体,阀具本体10内4设有一由弹性件11弹性压抵封闭泄放阀口 12的阀杆20,杆体底部端头件21直接塞闭阀 口 12,间隔上方、阀杆中段设有一第二阀片22,封闭阀本体10内部贮水室13的顶部口缘, 形成贮水室13的封闭,且第二阀片22的底端受压面积大于下方端头件21顶端受压面积; 进水口 14设于本体10左侧,其端部连通到贮水室13,其中部设一引道15直接将进水输送 到出水口 16处,形成进、出水的连通孔道,而在本体10的右侧设有一回水口 17,与阀口 12 的底部相连通,由阀杆20底端端头件21封闭阀口 12,使回水口 17与贮水室13形成中断的 阻隔;本体10内、阀杆20顶端设置的弹性件11被一锁盖23锁合,可用于对本体泄放压力 能力的调整控制,设定预设压力值。 阀具本体10正常进、出水流通使用时,进水由进水口 14直接输入到本体10的贮 水室13内部,配合阀杆20底部端头件21封闭阀口 12及顶部的第二阀片22封闭贮水室13 顶部口缘,使进水只能由引道15快速连通到出水口 16作输出操作;一旦当出水端中断或进 水水压使本体10内部压力值增大到设定安全值时,由于第二阀片22较端头件的受水压面 积较大,因而迅速形成推顶阀杆20上移的助力,当内压达到超过弹性件11设定之超压弹力 值时,便可推顶阀杆20上移压縮弹性件ll,形成封闭阀口 12的端头件21脱离封闭位置而 开启阀口,使集聚于贮水室13内的超压水流,经由回水口 17迅速的泄放排出,达到泄压安 全使用的操作,当本体10内压降到相对安全值时,则阀杆20受到弹性件11的恢复力下移, 使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全泄压阀,包括阀具本体,本体两侧分别设有进水口与回水口,底部设有出水口,本体内设有由弹性件抵压密闭流通阀口的阀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底端设有与本体贮水室底部所述阀口密闭配合的端头件,该端头件上方间隔设有一第二阀片,所述第二阀片的外缘与所述贮水室顶部口缘密闭配合;所述进水口孔道内侧端部与所述贮水室连通,经所述阀口与所述回水口连通构成回水通路,所述进水口孔道中部设有一引道,该引道的另一端连通至所述出水口,构成进出水通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安全泄压阀,包括阀具本体,本体两侧分别设有进水口与回水口,底部设有出水口,本体内设有由弹性件抵压密闭流通阀口的阀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底端设有与本体贮水室底部所述阀口密闭配合的端头件,该端头件上方间隔设有一第二阀片,所述第二阀片的外缘与所述贮水室顶部口缘密闭配合;所述进水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亦仁
申请(专利权)人:物理农林机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