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FTO激励下电缆电磁干扰衰减和串扰的预测方法、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47084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1 1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VFTO激励下电缆电磁干扰衰减和串扰的预测方法、装置及系统,该方法建立了变电站互感器电缆传导电磁干扰模型,采用变电站超快速暂态过电压(VFTO)测量装置测量了变电站隔离开关操作下VFTO时域波形,并利用同步压缩小波变换算法分析了VFTO波形时频特性,建立变电站VFTO模型;将建立的VFTO模型作为激励源注入二次电缆某一条芯线,利用有限时域差分算法计算同一条电缆芯线另一端的电磁干扰衰减特性以及其他芯线两端的电磁干扰串扰特性;最后,分别将建立的VFTO模型作为激励源注入二次电源屏蔽层和铠甲层,计算电缆芯线两端的电磁干扰串扰特性。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有效快速地计算超快速暂态过电压激励下变电站二次电缆电磁干扰衰减和串扰,获得较高精确度的线缆衰减和串扰结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缆传输特性测试方法,尤其涉及一种vfto激励下电缆电磁干扰衰减和串扰的预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1、变电站超快速暂态过电压vfto(very fast transient overvoltages)是电力系统变电站中的一种瞬态现象,通常由高压开关设备(例如断路器)的操作引起,可达上千伏。特别是开关投切大电流时,空间磁场骚扰将更为强烈。骚扰电压的波形一般归类为阻尼振荡波,其特点为幅值大、频率高。

2、vfto的干扰途径一般可分为两种,一方面,干扰通过电缆以传导的形式对二次设备产生干扰;另一方面,干扰在空间产生强瞬态电磁场,通过电磁辐射耦合对保护和控制电缆终端产生干扰。相比于空间电磁辐射耦合,通过电缆传导的电流更大,电压幅值更高。当vfto流经二次线缆时,会引起电缆的传输线特性发生变化,其相应的信号衰减、串扰等问题更加复杂,影响到传输信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随着变电站的智能化和一二次融合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不同种类和功能的二次设备就近布置于高压开关附近,因此亟需研究vfto的时频特性和干扰特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VFTO激励下电缆电磁干扰衰减和串扰的预测方法,特征在于,包括:建立变电站互感器电缆模型,通过仿真获取RLCG参数矩阵;获取超快速暂态过电压信号;利用同步压缩小波变换算法分析所述超快速暂态过电压信号的波形时频特性,建立超快速暂态过电压信号模型;根据所建立的变电站互感器电缆模型,以及RLCG参数矩阵,将超快速暂态过电压信号模型作为芯线近端的干扰信号,使用有限时域差分法计算干扰线输出端信号衰减特性和受扰线双端串扰特性;根据所建立的变电站互感器电缆模型,以及RLCG参数矩阵,将超快速暂态过电压信号模型分别作为屏蔽层近端、铠甲层近端的干扰信号,使用有限时域差分法算法,分别计算电缆芯线两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vfto激励下电缆电磁干扰衰减和串扰的预测方法,特征在于,包括:建立变电站互感器电缆模型,通过仿真获取rlcg参数矩阵;获取超快速暂态过电压信号;利用同步压缩小波变换算法分析所述超快速暂态过电压信号的波形时频特性,建立超快速暂态过电压信号模型;根据所建立的变电站互感器电缆模型,以及rlcg参数矩阵,将超快速暂态过电压信号模型作为芯线近端的干扰信号,使用有限时域差分法计算干扰线输出端信号衰减特性和受扰线双端串扰特性;根据所建立的变电站互感器电缆模型,以及rlcg参数矩阵,将超快速暂态过电压信号模型分别作为屏蔽层近端、铠甲层近端的干扰信号,使用有限时域差分法算法,分别计算电缆芯线两端的串扰特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fto激励下电缆电磁干扰衰减和串扰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同步压缩小波变换算法分析所述超快速暂态过电压信号的波形时频特性,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fto激励下电缆电磁干扰衰减和串扰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电站互感器电缆模型,两条芯线,芯线和屏蔽层之间满足的电报方程分别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fto激励下电缆电磁干扰衰减和串扰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限时域差分法,采用无条件稳定的implicit-wendroff有限时域差分法进行计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fto激励下电缆电磁干扰衰减和串扰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电站互感器电缆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保明姜宁浩鞠文静沈雪梅毛志鹏王鹏吴可钱佳斌相海明陈扬阳彭浩展翟晨旭王明翰颜伟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